职业健康安全
(1) 按行业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着棉质防静电工作服,不得
穿带钉子的鞋。
(2) 配备氧气呼吸器。
消防安全
施工作业现场须用警示带隔离并设置“禁止火源”、“禁止
吸烟”等安全标志,管道氮气置换,在警戒区内严禁烟火,禁止带入火种、手机,
按规定配备足够灭火器材。
施工操作安全
(1) 提前对所有放散点进行踏勘,确保放散点与明火和散
发火花地点、民用建筑的距离分别不小于30m、25m,放散口应
高出地面2.5m 以上,并选择空旷平整地带安装稳固。
(2) 置换前,对管道及放散火炬做好接地处理。
(3) 置换进气端须安装压力表,检测压力。
(4) 确保注氮管线与注氮口、放散火炬与放散口连接可靠。
(5) 浓度检测设备应备两台,一台检测,另一台复检,避免
引起误判。
(6) 施工点位应保持通风 ;施工中应采用防爆型工器具 ;
工具轻拿轻放,管道 氮气置换,防止碰撞产生火花。
(7) 严禁相通的天ran气管道同时进行2 个及以上开口( 含
切割口和放散管进行放散的开口) 的碰口作业 ;严禁作业时氮
气、空气进入调压器( 柜) 下游的低压天ran气管道系统。
升压过程中氮气浓度对置换安全性的影响及预防
1 升压过程中氮气浓度对置换安全性的影响
为提高管道置换氮气的安全性,待氮气置换完成
后,施工人员应对管道进行升压,终完成氮气置换的过程。在
此过程中,如管道发生**,导致管道中的氮气浓度下降,容易
导致“窒息”等**发生。此外,如管道超压,则可引发爆管。根
据《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升压的过程中,施工人员
需对氮气对施工人员的危害、氮气排放区域等因素进行评估。
如未进行评估便着手施工,因氮气浓度不合理所导致的风险则
较容易发生。
3.2 升压过程险的预防
升压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加强防护,严格控制速度,提高风
险预防水平 :(1) 加强防护 :施工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确保
氮气浓度过高时,能过实现对自身安全的保护。(2) 控制速度 :
为避免管道中的氮气发生**,导致氮气浓度降低,燃气管道氮气置换氧含量,应将置换
速度控制在3m/s 至6m/s 之间,减少安全隐患。(3) 加强巡查:施
工人员应加强巡查,一旦发现漏点,需立即停止作业并予以处
理,确保管道中的氮气浓度达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管道置换氮气的过程中,氮气体积占混
合气体体积的比例应>98%。置换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穿戴
好防护用品,将注入速度控制在3 ~5m/s,将注氮温度控制在
5 ~15℃。在此基础上,加强巡查、清除明火,提高氮气注入的
安全性,提高置换过程的安全性。
干燥和置换方式的选挥
T l2 03 储罐的氮气干燥和置换,其容积达19. 78 万时,置换方法的选择将影响储罐置换的总体进度,从此次置换过程来分析,实际施工时可以灵活的选用任何一种方法进行,但对于此类初期置换容和、,大内部空间 空气体积量较 大的可优先采用连续干燥和置换的方式进行,在一定压力下连续置换效果与初期有所下降时,及早改用压涨式进行置,换此二种方法相结合对加快储罐系统干燥和置换发挥了良好作用。
5.3. 2 置换路径方面的优化
储罐系统置换所分的四个区,每个区置换的时间要求均不 同,从重要程度、难度方面分析,从工施的可行性这一角度进行论证,可将 A 区与B 区在置换接近设定标准值前,提前用其处的氮气对C 区与 D 区同时进行干燥与置换,多点同时进行的方法相当于缩短了系统置换时间。
5. 3. 3 升、力速度的控制
氮气干燥置换过程中, 每小时压力变化不能超过 2kPa,同时特别注意在升压时要保证各区压力情况为:A 区;,二, B 区 注C 区》D 区。次压涨式进行干燥和置换时,长输管道氮气置换,压力范围可控制到3~ lOkPa 左右,之后的可控制到5 ~ IOkPa 左右,加减压排放的方式进行加强巩固干燥效果时,尽可能小的升、力速度,以免压力波动对储罐系统带来不可预见的影响。
5. 3.4 干燥和置换介质讨论
干燥和置换介质从(<BS EN 14620-5- 2006 第 5 部分:试验、
干燥、置换和冷去H》描 述需要选择惰性气体,从经济、适用上优先选用相对便宜且较为容易获取的氮气进行置换工作,置换过程 中可在适当的时间给氮气进行加热处理, 作用为加速空气与氮气的混合,有利于罐内空气及水份的排出,加快达到罐内、 含氧量的质量要求。
念龙化工(图)-燃气管道氮气置换氧含量-管道氮气置换由郑州念龙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提供。念龙化工(图)-燃气管道氮气置换氧含量-管道氮气置换是郑州念龙化工产品有限公司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和信息仅供参考,如了解详情,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业务联系人:张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