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管水密性实验
1、目的
保证桥梁桩基灌注桩作业的工艺流程,西夏区导管,不影响施工工艺.
2、要求及方法
1) 将所有导管制作应力求坚固,内壁应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各节导管内径应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
2)导管在使用前和使用一个时期后,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还需做拼接、水密、等试验.
灌注水下混凝土。
(1) 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shou次埋置深度≥1m的要求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所需混凝土数量可参考以下公式计算:
V=
式中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m)
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即h1=Hw .rw/rc
Hw—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rw—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rc—混凝土搅和物的重度(取24KN/m3)
此外,首批砼总需要量还应考虑扩孔系数的影响。
(2) 首批混凝土下落后、混凝土应连续灌注。随着砼的不断灌注,及时测量砼顶面高度和埋管深度,及时提拔拆除导管,使导管埋入砼的深度控制在2~6m。
(3) 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和减少埋管深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才能***正常灌注速度。
(4) 灌注桩的桩顶应比设计标高高出0.5~1.0m,以保证浮泥清凿干净和桩顶砼强度。
(5) 拆除导管应根据实际埋管深度安排,不能凭感觉,避免人为造成断桩。
(6) 拆除导管速度要快,以加快砼灌注速度和保持连续性。
首先需要确定几个数据,导管的直径d、导管下放至孔底什么位置h(也就是导管下端距离孔底多大)、孔的直径D、罐料浇制完毕后混凝土埋管深度L。
之所以要确定首批混凝土量,就是为了防止混凝土量太少,浇制后顶面与下管口之间还有距离,这时候混凝土顶面肯定是淤泥,第二罐浇制后,淤泥会夹在两罐混凝土之间,造成断桩。导管下管口距离底部该多大距离呢,旋挖导管,一般是300-500mm,基础导管厂,根据导管直径而定,因为罐浇制前,导管内需要放隔水球或者隔水栓,要保证隔水球能够顺利通过。
罐浇制完毕后,要保证埋管深度大于1m以上,也就是说L 至少为1m,当然要看看规程了,我们电力控制在2m以上,其实1m也够了。由于管外水压的作用,管内混凝土顶面一般高于管外混凝土顶面,管直径小的话,可以不考虑这点影响。
伟强金属制品(图)-旋挖导管-西夏区导管由广饶伟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提供。行路致远,砥砺前行。广饶伟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致力成为与您共赢、共生、共同前行的战略伙伴,更矢志成为金属线、管、板制造设备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您一起飞跃,共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