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加强废物集中处置的全流程监管,禁止以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禁止废塑料进口。今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普遍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显著提高;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塑料污染防治典型模式。两年后,全市范围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可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到2025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酒店、民宿。到2022年底,中心城区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到2025年底,全市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上述用品。到2025年底,塑料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
二、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开发评估机制,评价和限定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领域
1.对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适用领域及其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估,必须确定其于何种条件下使用才能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避免盲目扩大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推广范围。在有机废物收集和有机回收方面理性挖掘可堆肥塑料的潜力。
2.建立《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包含强制类、建议类、禁止类,并动态维护更新,防止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误用、滥用。例如,可强制厨余垃圾袋等使用可堆肥塑料。
3.在有机废物收集和有机回收方面充分开发可堆肥塑料的潜力,如农膜,为可堆肥塑料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应用制定标准,进而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以逐步替代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秘书长翁云宣表示,本次会议明确了未来生物基和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的方向,为克服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提高产品质量、加强产品创新、推动可降解塑料制品标识、保障应用安全等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更好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迎来窗口期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刀叉勺……这些“上榜”禁限名单的塑料制品重量轻、难回收,规范化处置难度大,很容易向环境***而引发环境污染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难题,减量化是直接的方法,以此为基础积极推广可循环、易回收的可降解替代产品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