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常见的大钟有三种类别,唐朝时期的“平直形”钟口铜钟,唐宋时期的“浅波形”钟口铜钟,以及明清时期的“喇叭形”钟口铜钟。明清时期大钟的钟壁在钟口处都有外扩,呈现出所谓的“喇叭形”;铜钟的壁厚,由唐钟的均匀分布,演变为从上往下逐渐增厚,避免了早期大钟重击易裂的缺点。
钟有特钟和编钟之别,特别人的钟叫特钟,能单独的悬在架上。成组依大小次序悬在一个架上的是编钟,素面青铜钟,大小和它的高低音有关系,有的十六个为一组。现存的钟有西周初期以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国较盛行。钟用木槌敲击演奏,考古发现的编钟,有槌同时出土。







寺庙铜钟 通高155厘米,口径50厘米,青铜钟乐器,钮高15.5厘米,重3000公斤,原为富县宝室寺寺钟,现安放于富县城北太和山上。宝室寺铜钟,桥钮,肩部近钮处为仰莲瓣图案。钟沿为六连弧形。钟体用花蔓草界隔为18块图案。从上而下,青铜钟铸造厂,依次分为三层。每层均有三面为斜十字交叉,饰以四乳钉纹的图案。另外,层其余三面铸有飞天,飞天右手托钵,前举过头,衣带飘扬,翩翩飞舞。飞天右侧及足下,为如意云纹三朵。第二层三面均铸有古代称之为“四灵”之一的朱雀,昂首挺胸,气宇轩昂,足踏四朵如意云纹。第三层除一面铸有钟铭外,其余两面铸有青龙图案。青龙翻腾跳跃在五朵如意云纹间,龙足为三爪。铜钟铭文共318字。铭文行书。此钟铸于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太原青铜钟,是我国存世早的唐代铜钟,弥足珍贵。


是铜铸的钟。



唐县汇丰铜雕(图)-素面青铜钟-太原青铜钟由唐县汇丰工艺品厂提供。唐县汇丰工艺品厂为客户提供“铜雕,浮雕,佛像,铜钟,香炉,鼎,城市铜雕,园林铜雕等工艺品”等业务,公司拥有“汇丰铜雕工艺品 动物铜雕铸铜雕塑 铜雕工艺品”等品牌,专注于铜艺品等行业。,在河北保定市唐县田家庄工业区的名声不错。欢迎来电垂询,联系人:邸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