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相(铁素体-奥氏体)不锈钢
双相不锈钢是奥氏体和铁素体材料的组合。这些等级的强度约为奥氏体和铁素体等级的两倍。尽管它们确实比铁素体钢具有更好的韧性和延展性,但它们没有达到奥氏体钢的水平。双相不锈钢的耐蚀性非常接近奥氏体不锈钢,例如304和316。2205钢是双相不锈钢中使用***广泛的钢种。
2205型: Duplex 2205非常适合高压和高腐蚀性环境。与奥氏体相比,它还具有高腐蚀和侵蚀疲劳特性,以及较低的热膨胀和较高的导热率。该等级的使用应限制在低于315°C的温度下,因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会导致材料变脆。
不锈钢直管焊接:
直管全部采用转台埋弧焊接,焊接前预热,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先焊接管道内侧焊缝,再焊接管道外侧焊缝;外侧焊接之前,用角向磨光机对焊缝进行清理,采用小电流快速焊接,减少热量输入,减小残余应力造成的管件变形;焊后回火温度控制在700~730℃之间加热空冷。
弯管焊接:弯管采用手工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焊接,焊接顺序同样先焊接弯管内侧焊缝,焊前对焊缝进行150~350℃之间的预热;内侧焊接完毕,再进行外侧焊缝的焊接,焊接前对外侧焊缝进行打磨清理,焊接完毕立即回火,回火温度控制在700~730℃之间加热空冷。
手工电弧焊,尽量采用短弧小电流,减小热量输入,减小管件变形和焊缝热影响区的晶间腐蚀。
使用CO2保护焊接时,气体纯度指标≥99.5,各项杂质低于1.5PPM,含水率小于10PP/M2;采用细丝、小电流、低电压的短路过度焊接,熔滴细小而过度频率高,电弧稳定,飞溅小,热输入减小,减小管道变形。
什么是奥氏体不锈钢
317型:钼含量高于316%,用于高腐蚀性环境。该等级的钼含量必须大于3%。常用于空气污染控制装置的洗涤器系统,该系统用于从工业废气流中去除颗粒物和/或气体。
321型:钛含量至少为碳含量的五倍。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或消除由于焊接或暴露于高温而导致的碳化铬沉淀。用于航空航天业。
347型:在强氧化环境中,耐腐蚀性能比321型不锈钢略有提高。对于要求在800F(427C)和1650F(899C)之间进行间歇加热的应用,或在防止焊后退火的条件下进行焊接,应考虑使用347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