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投稿中注意什么?
首先,投稿之前,注意一下你的论文主题与这个期刊合不合适,格式(一般指参考文献及论文格局)是否符合其规范。只要这两个符合要求,一般编辑不会退稿。
第二,在投稿前给自己的论文写一个cover letter,在其中,要对自己的论文做个合适而又不夸张的评价。这个工作是要做的,虽然有的期刊不要求cover letter,但要求你自己comment。而很多作者都是临时起意的写这些,导致编辑误判论文不怎么样,这又能怪谁呢?你想想,编辑会详细的阅读你的论文后确定是否合适并选择审稿人吗?一般不会。所以,你做好让人家在有限的文字里看到你论文的新意或工作量。
第三,上海SSCI包发快发,一旦论文被编辑退稿,这个时候请不要泄气,期刊那么多,总是有去处的,我其中有两篇都是这种情况,不是最后都发表了嘛。所以,这个时候要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气。如果论文经过审稿后被编辑拒稿,也请不要泄气,这个时候你不要义愤填膺,如果你这样,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在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平心静气的看看审稿意见是否合理,能不能和编辑争取。往往杯具情况下的审稿意见是中肯的(也有部分审稿人不负责任),好好修改后再投中的概率很大。我投了一篇information sciences,审稿后杯具,我根据审稿人的意见修改后给编辑写了一封信说明情况并要求同样的审稿人评审,历时3年,和审稿人反复讨论,最后今年1月4号录用。所以,在投稿时,平心静气,努力争取。
SCI写作技巧-------别人怎么写?{科通编辑}
SCI写作技巧-------别人怎么写?
这篇文章是写给高年级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刚毕业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这里,我主要谈谈自己写SCI文章的心得,抛砖引玉,互相勉励。不足之处,请多指教!如果这篇文章还能给读者一点启发,有所受益,将是我的欣慰。
写SCI文章首先要练扎实三招功夫:专业扎实!英语扎实!科研工具扎实!然后,我再谈写SCI文章。
专业扎实:专业书本(textbook)一般是讲广泛接受的、陈旧的知识。这个知识肯定要懂,而且对一些数据、公式、或者专业常识能做到非常熟练。我不喜欢看专业书本,只是把它们当作参考书籍,因为个人认为它们对激发自己的研究灵感价值不大。杂志文章,南京SSCI包发快发,则要常看,多看。我对于自己专业的杂志,至少一些好杂志,每出版一期,都会及时翻翻。一般是我先浏览文章的题目;如果感兴趣,就看摘要和图表;如果进一步感兴趣,才全篇看。对自己研究内容相近,参考意义的文章,要精读。这里,精读对每个人不一样,甚至对一个人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我,初写文章,就是把它作为范文。那个时候,我斟酌该文章文字中如何描述一张图、一副表,句子是如何展开的。对每个数据的表达都会认真研读,甚至,我还按照作者的方法重新算一遍,用自己的数据按照图表作一遍。分析作者在介绍(Ioduction)部分中如何引入本文的假设和目的,在讨论中是如何结合结果与前人的工作的,杭州SSCI包发快发,在结论中是如何提炼结果的。日积月累,你对本学科SCI文章就有一些轮廓了。
英语扎实:现在年轻一代的英语比我们那个时候要好。所以,这里我不想多说。平常看文献的时候,多注意作者(其母语是英语)的用词,句子的展开、段落的发展。英语比中文要丰富,用法更加灵活。比如你可以用很多动词描写:Figure 1 shows /presents /displays
/indicates /illustrates /manifests /denotes /demonstrates /illuminates
/exhibits /points out…, 你还可以用被动式。目前很多朋友喜欢用英汉字典,或者金山词霸。但是,我发现它们不是很好。我喜欢用英英字典,这对准确地理解英文单词有益。或者,看了金山词霸的中文翻译,还要看其英文注解,以后者为主。我的金山词霸2005,很多单词没有英文注解,甚至发现中文注解不能理解其意义。当然,坐在电脑前工作,我不喜欢翻Oxford Advanced Dictionary。这里。如果某个单词用法不是很清楚,我就去上这个网址查查。我还向大家推荐一本书:Practical English Usage (Editor: Michael
Swan)。我没有特别安排时间看这本书,休闲的时候翻翻。国内写文章有一个常见的毛病。这也是我经常帮我师弟师妹修改文章,或者评审国内的稿子发现的。就是描叙数据的时候,常重复相同的句子结构。甚至在结果、讨论等不同部分中,直接copy。这样的句子很乏味,提不起读者的兴趣,降低了文章的分值。这个问题,初写者需要注意,写的时候要有意识的避免。当然,写一篇生动的文章,需要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较好的文法功底。自己写好的文章,在投稿之前,多给几个同行看看,即使他的英文不如你,但也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这个在国内,大老板似乎都很忙。如果你有国外的同行朋友,他们还是很愿意帮忙的。发文章给他们的同时,你可以先邀请他作为合作者。总之,看评审人的修改意见就是的最直接的提高自己写作水平。建议大家多写,多改,肯定不错。俗话说,熟能生巧,一点不假。
Step3:中间套路深
前面说了,SSCI包发快发,“method”和“result”可以结合起来写,醉好是参考精读的那几篇重点参考文献,模仿他们文章对应部分的写作格式。
实验方法多采用成熟的技术,统计学方法也比较常见,比如qPCR、免疫组化、生存分析等。通过看别人的“method”,分析它们对方法的描述,可以在自己文章里参考着写。
“result”亦是如此,重点是要把自己的数据展示出来。
参考英文文献时需要特别注意,句子描写切忌照搬照抄原句。语言组织能力实在不好,可以将句子中关键词、短语用同义词替换,语句顺序变换,尽量丰富句式。但这种“取巧”的方法不要用太多,自己组织语言是手选。
Step4:结尾考功力
“Discussion”部分放在最后。这部分的开头可以再深入介绍下研究方向现状、存在的不足等,然后结合你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①研究得出了什么结果
②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果
③不同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与潜在的机制
④如果已有类似研究,还可以与他们的结果对比分析
举例来说,我那篇小文章中是这样写的:开头两段进一步讲MMP11 and P14(ARF)这两个基因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通过文献阅读和总结发现的潜在研究方向。
第3~5段分段写本次研究结果并其分析,第3段写这两个基因在喉哎上的表达情况及原因,第4段写这两个基因与喉哎预后(生存分析)关系,第5段写这两个基因的相互关系以及潜在作用机制,第6段进行总结。
一篇文章的“discussion”部分是最重要的,这部分必须多花些时间,而在本秘笈PART1里搜集到的素材也可提供很多灵感。
SSCI包发快发-十年千篇案例-杭州SSCI包发快发由北京科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北京科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i-ei.com)在教育、培训这一领域倾注了无限的热忱和热情,科通编辑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品质、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辉煌。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