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各企业对储罐内介质加热过程中的节能、安全操作及运行成本都十分重视。早期的储罐加热方式是以水平排管式蒸汽加热器为主:该蒸汽加热器结构为:每台储罐中由若干组水平排列的加热管束,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储罐水平排管式蒸汽加热器。加热蒸汽通过入口管进入连接管,到***前排列管束内进行热交换,并不断将蒸汽和换热后产生的凝结水一同排到下一组管束中,依此类推。蒸汽加热器外表喷塑处理,表面光滑整洁,易于清除灰尘,装饰性强。蒸汽在行进过程中通过与各个管子接触放热使其温度不断降低,逐渐变成冷凝水释放出汽化潜热,凝结水经过加热器出口管排放到储罐外部的疏水器内,并排放掉。
从理论上讲,蒸汽加热器这种由疏水器所排出的应该是温度较低的凝结水,但实际情况是疏水器排出的不仅是凝结水,还有相当一部分蒸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疏水器排放带压凝结水的滞后现象,即没有水后瞬间直接排放蒸汽现象;二是由于疏水器的自动频繁开关所造成的密封面受损,包括密封面处存在杂物所造成的密封不严密等问题,使大多数疏水器的密封面会出现一定的泄漏现象。2MPa以上,蒸汽流量不可调,有噪音,在开启或关闭时蒸汽压力与系统压力有叠加现象,对采暖、空调系统有一定***力。
节能型蒸汽加热器工艺流程为:过热蒸汽在垂直的翅片管内自上而下冷凝,冷凝后的饱和水经过气液分离器后,在蒸汽压力的作用下流回到过冷区,在过冷区的翅片管内自下而上动,进行显热换热。而被加热的再生气则垂直于翅片管流动并掠过管束,与管内的蒸汽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热量传递的目的。设置气液分离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离掉蒸汽中的不凝性气体以及避免非设计工况时在换热管内产生汽液界面,保证进入过冷区的管内介质完全为饱和水,减少汽液界面对换热管和焊接接头产生的冲击腐蚀。还有的小区原规划的供热量和供暖面积不相匹配,构成“小马拉大车”。
蒸汽加热器的持续改进是企业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因为企业的***性,制造工艺的***性以及研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是反映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产品的持续改进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
蒸汽加热器的持续改进是对原有传统的产品进行优化、充实和改进的再开发。所以产品改良设计就应该从考察、分析与认识现有产品的基础平台上为出发原点,对产品的“缺点”,“优点”进行客观的、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