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企业上云|上云的意义
前面用打比方的形式,跟大家介绍了云计算。其实云计算不只是降低企业成本,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因为云计算服务的多种接口都可以对外开放,使得企业运营中的销售、供应、管理等环节都可以与外面的平台对接。这样,整个企业的运营流程都可以放到网上,从而实现“企业上云”。
那到底什么是企业上云呢?企业上云是指企业可通过网络便捷地按需使用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应用软件、服务及网络等),且高度可扩展、灵活易管理的业务模式,具有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及弹性配置等属性。企业上云,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是不是看懵了?没关系,我们换个不太***的方式来解释。其实企业上云,就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手段连接社会化资源、共享服务及能力,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业务等应用的过程。企业上云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构建成本和生产运营成本,改善企业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还是不懂?如果还用大白话表述,企业上云就是说企业用上云计算了。不管是企业内部运营数据化、智能化、精细化,还是外部连接的顺畅化、精准化、简易化,用上云计算的***大好处就是能让企业增效降本,这在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形势下行的当前,对中小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为什么上云|上云的好处
前面说了云计算和企业上云,都是为了解答“企业为什么要上云?”。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小往大说。
小的一面,是自身发展难题,使得企业产生了对云计算的需求。对大部分企业而言,使用云计算服务多是因为IT系统及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IT成本居高不下资源利用率低、IT资源管理困难、安全程度低等原因。所以,我们说企业上云要根据自身IT系统的情况来定,要考虑企业IT现状、企业发展现状等因素,不要为了云而上云。
从大的方面讲,企业上云与工业互联网密切相关。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和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今***各国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再工业化”“产业回归”战略,以继续稳固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地位。
但目前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甚至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处于工业2.0阶段。虽然至2016年中国工业云平台企业用户数已超60 万,年均增长也超过了146%,相对超7000万的中小企业,这个数字仍少的可怜。IDC数据显示,中国公有云市场不及美国 3%,而美国大概只有2800万家中小企业,可见中国企业上云程度有多低。
因此,中国要构建相应规模的产业互联网,先要从企业应用云计算开始。可以说,“企业上云”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
供应链为什么上云|供应链云
供应链为什么上云?供应链即满足客户端的需求构建的链条, “准确、低成本、高周转”就是其中的核心。但企业供应链的效率低下正在吞噬着企业的利润,无序的采购,使企业的资金转化为库存,而库存不一定转化为收入,随着时间的流逝,变成呆滞过期等等。企业家们拥有的的资产是库存,而资金周转责任的缺失,以及伴随物流的资金流更是一股糊涂账。机构得出,运作良好的供应链往往能给企业带来额外的10个点以上的利润率。
如何提升供应链的效率?从销售端的订单评估、预测管理、计划指标的管理,到库存的现有、预期、全局的准确及优化,到采购的预期、批量、时间节点等,这些复杂的“参数”里面孕育的都是企业的财富。在云端,这些数据可以有效的共享,赋能相关的人员,例如供应商协同有效降低资金占用、采购批量,提升资金周转;全局库存的优先级、预计入、预计出、库存的替代方案、库存的责任(库存计息)等将有助于企业的经营。企业的“游戏”本质都基于库存,销售、生产、采购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