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近日,重庆一位私营业主连续购买了10箱“老酒”,结果5箱都是假酒。工商部门表示,所谓的“***”属于经营活动,即使是有营业执照的烟酒商店从事这种***也是不允许的。
2、截至12月18日,酱香系列酒销量已突破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倍和1.83倍,分别完成年计划116%和151%。
3、近日,浙江台州朱某因******注册商标罪被移送常州天宁审查起诉。今年1月至9月期间,朱某共销售假酒得款29240元,案发后,***在朱某储藏白酒的仓库查获***等白酒1380瓶,按实际销售价格来算,价值近12万元。
合肥市民金先生在合肥街头购买大量名贵酒水后,发现其中掺杂了不少假酒。他在前往商家***过程中发现“问题频发”,因此希望记者能够关注,为他挽回损失。
12月16日,记者陪同金先生来到合肥市龙门岭路与扶疏路交口的合肥百联百货商店。“我是今天上午买的一箱酒,当时店员说肯定是真酒,否则假赔十。”金先生告诉记者,在对方言辞凿凿的保证声中,他一万余元,让店员在回执上签了名。随着老酒价格的节节攀升,普通消费者也将评鉴老酒、收藏老酒作为一种***渠道。“中午的时候,我到专卖店去验酒,他们跟我说这箱酒是***,打开后每一瓶都是***。”
面对金先生的质疑,该超市负责人冯某立即承认“酒是***”,但他同时表示“是店员从隔壁商家借的酒。”不过,对于店员此前说的“一赔十”,冯某矢口否认。***终,双方协调达成一致,冯某找来一箱真的,换回了假酒,并补偿了金先生千余元商品。
12月17日,金先生又称“在北一环新亚旁边买到4箱假酒”。记者赶到后看到,这是一家规格较大的烟酒店,老板刘先生称,酒是别人寄放在这里卖的。不过,在记者的追问下,刘先生承认,是街头收来的“老酒”。70年代末期的台的代理利润空间,更是高达2万多元/瓶,是飞天台的900多倍。对于该行为,刘先生承认“看走眼”,但其并不愿意赔偿。目前,他们还在进一步协商中。
据金先生称,他想在年底前购买10箱“老酒”用于生意上的往来,结果一半都是假酒。“感觉他们做生意不诚实,明明是收购来的假酒,却以各种理由搪塞,根本不是诚信经营。”
礼品销售遇冷 回收价格一路走低台回收价格一路看跌,也反映了台为代表的白酒等礼品热度退却。随着“塑化剂”、“禁酒令”等因素影响,茅的市场价格从2013年以来一路走低。2013年茅出厂价为819元/瓶,从事烟酒批发的胡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当时台市场标价普遍在1500元左右,但她卖出的价格实际已经跌破800元。他们一旦发现没有破损的酒瓶就会电话通知我们,我们再去回收,一般价格比较低,能保证我们的高额利润。胡女士表示,因为当时很多批发商手里都有存货,她从批发商进货的价格为600多元,而按照与批发商的协议,卖够一定数量(50箱)就会有返点,加上当时还有企业单位团购,“薄利多销”也让胡女士赚了一笔。
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2年被誉为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年产量和销售收入分别保持了13%和23%的增长率。然而,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塑化剂、禁酒令等影响,白酒挥别过去的黄金十年。这个买卖对于我们回收老酒的人而言,是正当的,我是当破烂回收,对于用户买走到底用来做什么,我心里清楚,但不能说,总体而言,这算是一个***生意。根据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3年广东酒业销售额从2012年的近400亿元直降到355亿元,而2014年白酒销售总额依然处于下跌趋势,在全部酒类消费中白酒占20%左右。
有业内人士表示,整个礼品回收行业遇冷,与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有着一定联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戒烟、戒酒,***政策也在引导大众消费观念逐步回归到正常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礼品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据知***士透露,很多白酒拍卖中的高价成交,白酒企业则是幕后的真正推手,厂家如此操作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抬高拍卖的价格获得更高的品牌溢价能力。律师说法:
礼品部分为食品 回收行业需加强监管礼品回收一直以来都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记者了解到,工商注册经营范围中并没有“礼品回收”这一项,而对于礼品的定义不同人也有不同理解。“回收后的老酒我们再高价卖给专门从事陈酒收藏的玩家,或者通过渠道卖给大城市酒店。尤其是酒类、虫草等贵重礼品,属于与消费者健康密切相关的食品,回收不当也存在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风险。
对此,法制盛邦合伙律师陈亮表示,礼品回收行业需要***部门加强监管。他进一步解释,礼品回收中很多是食品,食品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身体健康,对于这部分商品***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或实施细则来进一步规范管理,不要让这部分食品游离在监管之外。对于其他一般商品,则可以进行市场调节。源远流长,据史载,早在公元前135年,古属地镇就酿出了使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盛名于世。不过,现在不少回收商家往往只凭经验,对真假判断往往缺乏充分依据,也容易造成******商品滋生。
虽然礼品回收规范亟待加强,但消费者权益一旦受到危害仍有法可依。
陈亮律师提醒消费者,如果在这些经营礼品回收业务的店铺购买到******商品,同样可以参照新消法、食品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