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过程注意事项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或者资产)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其次,资产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三,资产中存在哪些弱点可能会被威胁所利用?利用的容易程度又如何?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影响?***后,***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程度?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估的过程。进行风险评估时,有几个对应关系必须考虑:每项资产可能面临多种威胁威胁源(威胁代理)可能不止一个每种威胁可能利用一个或多个弱点。

基线风险评估耗费资源少、周期短、操作简单,但不够准确,适合一般环境的评估;详细风险评估准确而细致,但耗费资源较多,适合严格限定边界的较小范围内的评估。基于在实践当中,***多是采用二者结合的组合评估方式。评估途径将基线和详细风险评估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节省了评估所耗费的资源,又能确保获得一个系统的评估结果,而且,***的资源和资金能够应用到发挥作用的地方,具有高风险的信息系统能够被预先关注。当然,组合评估也有缺点:如果初步的风险评估不够准确,某些本来需要详细评估的系统也许会被忽略,***终导致结果失准。

风险评估方法
1、风险因素分析法。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
2、模糊综合评价法
3、内部控制评价法。内部控制评价法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而确定审计风险的一种方法。由于内部控制结构与控制风险直接相关,因而这种方法主要在控制风险的评估中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