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桂东县致富农林***合作社位于我国林业大县的湖南桂东县沤江镇,前身为桂东县林业局苗圃,自2011年开始从事油茶苗木繁育工作,2013年被列为湖南省油茶苗木定点生产单位,嫁接油茶苗、***油茶苗、高产油茶苗、良种油茶苗、一年生油茶苗、两年生油茶苗、三年生油茶苗以及长林系列油茶苗等品种。
没有良种油茶苗的区域应先开展引种试验,再推广应用良种
我国有多个省市没有油茶良种,这些地区如果贸然采用外地良种大面积建立生产基地,风险较大。为避免此类风险,在加大当地良种选育工作的同时,应在积极开展外来良种引进试验评价后,筛选适合本地的良种。在良种引进过程中要对良种的来源、特性等了解清楚,辨别真伪,避免盲目引进。
普通油茶性喜温暖湿润,花期适气温为14~18℃,在这种气温条件下对油茶花虫媒授粉、花粉发芽孕果都很有利。然而,如此期出现低温、阴雨等反常气候,则使油茶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而减产。普通油茶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红壤、黄壤和灰化红黄壤都适宜。形成一个良种,采用选择育种技术通常要在15年以上,杂交育种要在25年以上。近几年,个别单位在良种油茶苗选育过程中急于求成、不遵循良种选育程序,出现了指优树为良种的现象,此类“良种”不要引进。

油茶苗的培育
实生苗培育将油茶种子直接播于苗床,培育1-2年,以裸根苗出圃,这是常规育苗方法。油茶幼苗期为偏阴性,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圃地宜选设在东南向排灌良好的坡地,pH值5.5-6.5的沙质壤土为宜。油茶不宜在高湿排水不良、粘重板结或干燥的沙土生长。初冬翻耕圃地后,均匀施入腐熟厩肥,然后耙碎作畦。冬播则要防鼠害。春播前25天浸种2-3天,沙床催芽18-22天,然后播于圃地。油茶以条状点播,株行距10×20cm为宜。每亩播种约20000粒,相当于普通油茶种子40㎏左右。覆土厚1.5-2.0cm,稍加。苗高10cm左右施氮肥(0.5‰)一次,当长出3-5片真叶时用铁铲在地表下10-15cm呈45度斜插切断主根,以促使侧根生根。然后再施复合肥(1‰)一次。春雨期用半量的波尔多液防治叶软腐病;高温多雨季节用1‰托布津防治叶病。注意松土锄草,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一年生苗高达30cm,根茎粗0.25-0.3cm,一级苗数量每亩可达9000-11000株。
普通油茶品种
普通油茶品种划分在长期的油茶生产实践中,为了应用方便和易于识别,采用了成熟期不同、果实大小、果形、果色等特性特征来划分不同的品种类型,以果实成熟期的先后不同划分出秋分籽、寒露籽、霜降籽和立冬籽4个基本品种群,我国各省(区)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是霜降籽,攸县油茶亦属霜降籽。果实大小分为大果型、中果型和小果型三种。油茶果实形状各异,以果形指数(果径/果高)值定出五种基本果型,即球形、桃形、脐形、橄榄形和桔形。据调查,霜降籽中球形果约占40%,居首位,统计又表明,球形果、桔形果一般较大,性状也较好。油茶果色性状比较稳定,不会因光照条件的影响改变果色,红色果较多,***果次之,青色果少,性状也以红色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