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浮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气浮是一个传统的工艺手段,其工作主要由四大部分完成:1、溶气过程 2、释气过程 3、溶气水和原水接触和分离的过程 4、原水水质调整的过程。气浮的发展也就是上述四个过程不断进步的结果。
释气过程:根据不同水质出现了很多种类型的释放器,其优劣好坏尚无部门鉴定,根据气浮的效果来看,基本上差不多,对于释气效率,及粒径的大小基本上通过目测的方法来判定,同济大学有一套检测装置,去检测的很少。我自己设计过两种型式的释放器在QF500浅层气浮上用效果还可以,沪东的管式释放器有其独到的地方,但其易堵,拆卸也不方便。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粒径小不一定说明释放器效果好,粒径的大小,加药量,原水水质三着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按目前的技术水平粒径控制在20-50um比较合适,有些厂家说控制在5-10um,对于这一点我还是有不同的看法。
农村污水处理将发生重大变化
事实上,作为打赢污染防治的关键一环,农村污水治理俨然已成为近年水污染治理领域的主战场。***及地方层面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并加快落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近20省份明确任务清单。我国农村地区每年产生污水90多亿吨,处理率却仅为22%,远低于城镇污水90%以上的处理率。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中则更为细化农村污水处理路径图: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60%。
但即便作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却比城市污水治理设施“晒太阳”现象更严重。我国农村也尚未有明确的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地方上大都采用城市的排放标准进行项目的建设运行。尤其是当前农村污水处理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支持,基本是***托底。如果按照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思路,社会资本和地方***都会面临较大风险。
打响农村污水治理
日前生态环境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行动计划》,要求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强化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和市场作用,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
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攻坚,乡村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环境监管明显加强。行动计划提出了五方面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提升农业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相关负责人指出,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各地要根据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任务,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适用的治理技术,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