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上云|上云的好处
前面说了云计算和企业上云,都是为了解答“企业为什么要上云?”。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小往大说。
小的一面,是自身发展难题,使得企业产生了对云计算的需求。对大部分企业而言,使用云计算服务多是因为IT系统及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IT成本居高不下资源利用率低、IT资源管理困难、安全程度低等原因。所以,我们说企业上云要根据自身IT系统的情况来定,要考虑企业IT现状、企业发展现状等因素,不要为了云而上云。
从大的方面讲,企业上云与工业互联网密切相关。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和工业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今***各国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再工业化”“产业回归”战略,以继续稳固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地位。
但目前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甚至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处于工业2.0阶段。虽然至2016年中国工业云平台企业用户数已超60 万,年均增长也超过了146%,相对超7000万的中小企业,这个数字仍少的可怜。IDC数据显示,中国公有云市场不及美国 3%,而美国大概只有2800万家中小企业,可见中国企业上云程度有多低。
因此,中国要构建相应规模的产业互联网,先要从企业应用云计算开始。可以说,“企业上云”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
研发设计上云|设计云|CAD云
研发设计1.研发设计上云 通过在云端部署开发、设计环境,让业务开发和设计者根据需求弹性获取所需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共享开发、设计工具,降低开发成本,保障研发设计信息安全。2.协同开发上云 利用行业开发云的统一平台,实现企业间跨地域、多语言的协同开发。基于云上聚集的各种研发人才,实现开发任务的合理分配。
企业上云价值之三|千企上云|企业上云
3.产业互联产生更复杂的连接需求
业务智能化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业务的智能化,而是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打通,只有当整个业务链条的数据打通,形成数据闭环,基于反馈结果才能不断提升业务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因此,当企业内部业务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时,连接产业上下游、形成产业互联网是必然趋势。这中间会涉及到大量业务连接和系统对接问题,而云平台是解决连接问题的方案。
中大型企业,特别是产业链龙头企业,其上下游供应商和代理商可能会有数百家甚至上千家,如果采取传统软件集成模式,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同时后期维护成本极高,每家供应商的系统升级都会是一场灾难。
基于云平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业务都运行在统一平台之上,可以极大降低系统集成难度和时间成本,后期维护成本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