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的栽植和分株繁殖的时期是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在这段时间内既不要提前,更不能推后。芍药是深根花卉,要选择深盆栽植,家庭养花一般应选择直径30cm,深40cm-50cm的深盆为好,***,每盆栽2-3株为宜,要讲究栽培技术,先铺3cm-5cm的煤渣作滤水层,再填15cm-20cm备好的盆土,再将种苗分散直立于盆中,理顺根系,再填盆土,边填土边轻压,使根系与土壤充分结合,填土高度以超过根芽顶端4cm-5cm为好。浇透定根水,放于通风向阳处养护。
早春根芽出土时要结合浇水,轻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加速营***长。到四月中旬芍药进入蕾期,这时由营***长为主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从现蕾到开花大约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在此期间可追施1-2次复合肥(2斤肥兑100斤水),喷施2-3次0。2%的磷酸二氢钾肥液,以促进花大色艳。花期过后,要及时剪去凋谢的花朵,减少体内营养消耗。同时要追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液肥,加速根部幼芽的生长。冬季,芍药进入休眠状态,对水分需求量减少,只要土壤保持有墒就行,但必须结合中耕松土埋施适量腐熟的饼肥或厩肥,以补充土壤消耗的养分,为春季壮苗打好基础。
***药种植需注意防虫害:病虫害防治芍药常见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白绢病、锈病、蛴螬、蚜虫等。
1.黑斑病黑斑病多危害严重。主要表现先在叶面发生黑褐色小斑点,而后扩大形成不纹路相互联接,导致绿叶枯死。防治方法:将被害部分剪除烧毁,之后用1:100液对土壤进行消毒。花后、发病前,每隔7~10天喷1次等量式波尔多液加以防治,直至秋后为止。
2.白绢病在夏季多雨高温时节里,土壤潮湿,白绢病发病严重。发病严重时全株,或全叶枯死。的病株基部,先发生黑褐色湿病,随后在土表或植株基部,出现白色菌丝体为主要特征。发病后进行土壤更换或消毒。
3.锈病芍药锈病发病时从叶面开始发生淡黄褐色小斑点,不久扩大出现橙黄点,而后散出***粉末,***种植技术基地,就是孢子。芍药的枝、叶、芽、果实都可受到伤害。防治方法:定期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500倍液10~15 天喷1次,连续几次,可取得一定效果。
4.蛴螬蛴螬对土壤温湿度极为敏感,夏季7~8月危害重,在地下咬食芍药根。严重时,能使地上部分枝叶变黄枯萎。防治方法:早春用1%液或用20~30g/m2浇灌土壤进行消毒。
5.蚜虫蚜虫以口器刺入叶子汁液, 导致叶子变成***。待幼苗长大时,蚜虫又常聚集在嫩梢、花柄、叶背上,使幼苗茎枯萎。防治方法:消除越冬杂草;产生危害时,喷40%乳剂3000倍液。
1、芍药,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叶互生;叶柄长达9cm,位于茎顶部者叶柄较短;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5~12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质细齿,两面,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近革质。花,数朵生茎顶和叶腋,直径7~12cm;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1.5cm,宽1~1.7cm,绿色,***种苗,宿存;花瓣9~13,倒卵形,长3.5~6cm,宽1.5~4.5cm,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块或粉红色,栽培品花瓣各色并具重瓣;雄蕊多数,花丝长7~12mm,花药***;花盘浅杯状,***苗,包裹心皮基部,先端裂片钝圆;心皮2~5,离生,。蓇葖果卵形或卵圆形,长2.5~3cm,直径1.2~1.5cm,先端具椽,花期5~6月,果期6~8月。
2、毛果芍药,植物形态特征与芍药的主要区别是心皮和幼果密生柔毛,成熟的蓇葖果疏被柔毛。
***苗-***-杨帆中药(查看)由亳州市杨帆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亳州市杨帆中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种植,收购,加工,***种子种苗”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徐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