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厨垃圾自然升温堆肥工艺1.3.1堆肥设备
实验装置(图1)根据堆肥厂的发酵槽设计,长4.0m,宽2.8m,高1.2m,离地0.2m。底部为建筑竹跳板,通风、透气而且可以承受较重的重量。两边的壁采用九合板将堆体与外界隔开,有一定的保温作用。顶部及两端敞开,以保证堆体通风效果,也有利于堆肥的处理及搬运。其中一端装有木板活动门,方便上料。发酵采用自然通风,不外加强制通风设备。
详情请***附件:餐厨垃圾自然升温堆肥工艺
耐酸厌氧消化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目前,已有通过驯化富集自然生境中的具有耐酸性的产***菌来处理配制生活污水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报道。研究表明,PH高于5.0时产***活性仍能保持PH7.0时活性的50%以上,但PH下降到4.5或4.0时产***活性会明显下降,但仍具有活性。具体参见http://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因此,如果能通过筛选和驯化自然生境中耐酸的产***菌来处理餐厨垃圾,不仅可能会解决传统厌氧消化处理工艺的“"酸化失衡”的现象,而且可以节省碱度投加费用。本研究直接利用本课题组采用逐级降低PH驯化完成的污泥处理餐厨垃圾,研究PH4.5条件下厌氧消化处理的运行过程中,驯化污泥代谢的活性,运行特征和处理效果,以期为该研究方向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餐厨垃圾中温干式厌氧消化污泥的方法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餐厨垃圾取自重庆大学B区某学生食堂,人工剔除竹筷、纸张等杂质,通过筛网滤掉流动的油脂.半连续式厌氧消化试验的接种污泥取自重庆市白市驿某沼气池,经驯化后使用.餐厨垃圾和接种污泥的理化特性见表 1.序批式厌氧消化试验的接种污泥取自运行稳定时的半连续式厌氧消化反应器.
表 1 餐厨垃圾及接种污泥的理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