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柱由柱和檐构成。柱分为柱础、柱身、柱头(柱帽)三部分。因为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状的不一样,再搭配不同的柱身处理以及装饰花纹,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柱子样式。罗马柱并非是古罗马的建筑物,而是希腊传统建筑,罗马人在征服希腊后完全继承了古希腊的建筑体系及其他文化,形成了罗马文化;之后利用征服,将影响力扩展到整个西方世界。
1、多立克式。多立克式罗马柱柱身比例粗壮,自下而上逐渐缩小,柱子高度是底径的四至六倍。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较简约,无图案,无柱础而直接立于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是1:4,柱之间距离约为柱身1.2-1.5倍。多立克柱又称为男性柱,帕提农神庙就是运用这种柱式,多立克式鲜明地展现出男性刚劲雄健。
2、陶立克柱式。这是一种无柱础的圆型罗马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相当数量的鼓形石料一个接一个垒起来,形状较粗壮宏伟。圆柱身表层自上而下都刻有连续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16-24条之间。
3、爱奥尼克柱式。这种柱式外形较纤细轻巧同时表层有精致、层次感强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无弧度,柱身的沟槽是较深的半圆形。上部的柱头由装饰带及置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给人一种轻松活波、自由秀丽的少女气息。
4、科林斯柱式。这种款式的罗马柱***早出现在雅典奥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庙,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同时围有两排叶饰,造型精细匀称,视觉上十分华丽纤巧。
5、GRC罗马柱。光面型的柱在建筑上给人一种很明朗,大气的感觉,显得大方。线条型柱其特有的罗马柱般的装饰线简洁明快,流露出古老的文明气息,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
古典式罗马柱共有5种: 科林斯式、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罗马式、GRC罗马柱。科林斯工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克式相同。塔司干式的柱身份额较粗,无圆槽、有柱础的一种简单柱式。复合式则在科林斯式柱头上加上一对爱奥尼式的涡卷,柱式趋向华丽、细密、纤巧和豪华。柱子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纹,没有柱础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与柱身的份额为1:4,柱距离约为柱直径的1.2至1.5倍。爱奥尼克式的柱身份额细长,上下份额改变不明显,柱子高度为底径的9至10倍,柱身刻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有多层的柱础,檐部高度与柱高的份额为1:5,柱距离为柱径的2倍。塔司干式和复合式是在前三种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罗马柱式。多立克式柱身份额粗大健壮,由下而上逐步缩小,柱子高度为底径的4-6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