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塔堵塔成因分析
造成塔堵,主要是硫堵和盐堵。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塔气体质量差。气体夹带的煤灰、煤焦油和其它杂质等,长时间积累在填料上,形成塔阻力上升,时间一长,极易产生塔堵。
(2)脱硫液的吸收和析硫反应,80%是在脱硫塔内进行的。若塔内析出的硫(特别是入口H2S含量较高时),不能及时随脱硫液带出塔外,硫颗粒就粘结在填料表面,时间久了导致气体偏流,形成堵塔。
(3)溶液循环量不够。致使塔喷淋密度降低,一般要求喷淋密度在35~50立方米/㎡.h。塔喷淋密度偏小,易使塔内填料形成干区,气液接触不好,不仅使塔脱硫效率下降,且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局部堵塞,气液偏流,塔阻上升,造成塔堵。
(4)脱硫系统设备存在问题。一是脱硫塔填料选择不当。脱硫塔气液分布器、再分布器及除沫器结构不合理或安装出现偏差。脱硫塔在检修时,仅是将塔内填料扒出来清洗,而未将堵塞在除沫器和驼峰板的两驼峰之间的碎填料和积硫及时清理出去,造成除沫器和驼峰板的降液孔不畅通,以致开车后,形成气体偏流,塔阻上升,二次停车处理。二是溶液再生有问题。单质硫浮选效果差,悬浮硫上升,脱硫效率下降。主要表现在,再生设备不配套,氧化再生槽在设计上存在诸多缺陷。比如氧化再生槽内无分布板,有则分布板孔径过大,一般分布板孔径为8~15㎜,孔距20~25㎜。分布板的作用是夹带无数气泡的脱硫液从尾管出来,便迅速形成无数气泡群,气泡群在其自身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漂浮。同时游离在溶液中的单质硫便向气泡群周围聚集,并粘附在气泡表面。随着气泡群向上浮动,经2~3层分布板后,气泡群就会越聚越多,气泡表面粘附的单质硫相应就越多。而无分布板的再生槽气泡大且易碎,带出的单质硫就相对较少。



脱硫塔是对工业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塔式设备。脱硫塔以花岗岩砌筑的应用的为广泛,其利用水膜脱硫除尘原理,又名花岗岩水膜脱硫除尘器,或名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
常见吸收塔的性能
国内外燃煤电厂常用的脱硫塔,主要有喷淋空塔、填料塔、双回路塔及喷射鼓炮塔等四种。



双碱法脱硫工艺特点
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克服了石灰石—石膏法容易结垢的缺点。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后生成的亚***钙、***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结垢堵塞问题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更甚者严重影响锅炉系统的正常运行。
控制系统:
a.水位自动控制、b.PH值自动控制、c.石膏浆液浓度控制、d.石灰乳及碱液浓度控制等
上述配置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既优化生产工艺,又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实现系统的自动运行,同时也可有效的达到烟气净化的效果和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