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雕奔马是1969年甘肃省威市雷台东汉(公元25--220年)墓中出土的,距今约一千六百多年。古代还有著l名的“千金买骨”、“伯乐相马”等典故,将寻找l人才比喻为寻“千里马”,说明求贤若渴的道理。马通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作昂首嘶鸣、飞奔前进状。为了显示奔马的飞驰,作者大胆想象,别具匠心地使支撑马身全部重量的右后足,放在一只飞鸟身上,其它三足腾空,既表达了“风驰电掣”的速度超过飞鸟,又巧妙地利用飞鸟的躯体,扩大了着地的面积,保证了奔马的稳定,从而赋予作品以深刻的意境,表现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古代不知名的艺术家的这一杰作,不仅神态生动,制作精美,想象力丰富,而且艺术造型合乎力学的平衡原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力。它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精品,是古代艺术的一颗明珠,已定为我国旅游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