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测系统拓扑结构
池州海绵监测试点由传感层、传输层、平台层组成。传感层主要包括流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SS在线监测仪等组成,主要功能是实时在线采集流量、雨量、SS等信息。传输层由RTU组成,主要功能是实时读取和处理各类传感器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平台层。所有前端在线监测设备数据集中采集到立杆上的远程传输终端(RTU),然后通过GPRS无线通信传输到数据服务器,所有设备均采用蓄电池和太阳能供电,真正实现了“一杆式”的综合监测站,既节省成本又方便施工、调试和维护。平台层主要包括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析,并以数据为基础对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评估。2.6.监测系统拓扑结构
三家部门各司其职修编规划
据了解,三年建设期内,将分三个阶段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第1阶段以“治山”“理水”以及城市水资源利用与水安全保障等工程为核心,计划完成项目53个,为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搭建骨架、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以城市综合整治改造为主,计划完成项目140个,初步形成片区整体示范效应。第三阶段以完善部分老旧小区改造为主,计划完成项目20个。目前,在完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抓紧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具体由市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完成《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年修订)》和《西宁市中心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2~2030)》的修编工作;由市水务局负责完成《湟水河(西宁段)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2012~2020)》《西宁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2012~2030)》和《西宁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12~2030)》的修编工作;由市园林局负责完成《西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的修编工作,目前,按照进度要求,以上规划修编工作计划将在年底前完成。政务内网门户是面向业务人员的业务操作平台,是不同部门间业务系统的平台。
海绵城市建设引入ppp模式
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除***投入外,应该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这将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我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积极探索海绵城市ppp新模式,通过竞争性选择引入社会资本,建立按效付费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进一步落实海绵城市PPP建设模式及方案编制工作,自7月份以来,海绵城市(筹建)办及示范区相关单位已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及中科院等行业领1先单位,就海绵城市PPP建设运营模式和融资体制进行多次交流,为下一步正式委托咨询编制方案先期做好工作准备。对于兴建“小海绵”模式条件优越的区域,形成以“小海绵”为主,“大海绵”为辅,“大小海绵”同时推进,以绿色基础设施为核心,***基础设施为补充的功能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