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民族乐器厂二分厂是以藏族乐器和各种少数民族乐器为主的民族乐器生产制造企业。兼营制作国内各种民族乐器。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同时出口美国、日本、南非、智利等国。广泛受到赞誉和好评。
“手工精琢的马头琴不仅需要琴匠娴熟的技巧,更需要制作者懂得‘声音的味道’,以此平衡马头琴的艺术性与实用性。马头琴是有灵性的,只有用心才能做一把好琴。”
时而深沉粗犷、时而高亢激昂,马头琴沁人心脾的音色向世人传唱着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人们沉醉于马头琴演奏的曲调,却鲜有人关注马头琴制作的艰辛。
制作一把传统手工马头琴,从选木料到设计绘图,从锯木到精工雕琢,从上色到不断调音,往往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有可能更长……年近不惑的蒙古族马头琴匠人***如是说。
“马头琴所需木料至少要是5年以上的木材。”***说,每隔几年,自己都要前往东北、西南各省寻找能达到马头琴制作标准的木料。每当寻找到一块能制作好琴的上等木材,就好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老友,因为“木材选择直接决定了马头琴在演奏时能不能发出甘美、浑厚的音色。作为蒙古族代表性乐器,马头琴虽然历史悠久,具体产生于什么时代却鲜有文字记载。”
马头琴是产生和流传于蒙古族的一种拉弦乐器。它那独具特色的音色,悠扬、深沉、宽广、抒情的旋律,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与蒙古族的成长、发展、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在当今世界经济***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挖掘其文化内涵、拓展其文化外延,意义尤为深远。本文就其传说、形制、构造、演奏技法及马头琴音乐与所处草原文化脉络的关系作如下初步探讨。上世纪50年代初,制琴师张纯华从南方的二胡、三弦等乐器上得到启发,选用蟒皮来给马头琴覆面,以抵御潮湿天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