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式换热器相比较传统的换热设备不仅仅是在外形上有优势,在功能使用时也有很大的优势提升:就是使的热量可以二次利用,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达到节能的作用!!以前的管式板交原理是一样,但是热交换的效果肯定是没板式热交换器效果好的。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故障,一起来看下关于板式换热器串液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吧。
产生原因:
1、由于板式换热器板材选择不当导致板片腐蚀产生裂纹或穿孔。
2、操作条件不符合设计要求。
3、板片冷冲压成型后的残余应力和装配中夹紧尺寸过小造成应力腐蚀。
4、板片泄漏槽处有轻微渗漏,造成介质中***物质(如C1)浓缩腐蚀板片,形成串液。
传热板片是板式换热器的核心部件之一。波纹板片经过一次约束成型,合理的波纹规划增加了板片有用传热面积,使流体顺波纹经过期构成湍流,强化了传热进程。每块板片作为一个传热面,在密封垫的作用下,板片的两边别离有冷热介质经过,进行换热。
板式换热器传热板片主要有三种:突起状板、渡纹板和人字型板, 在供热领域人字型采用较多。在低流速即0.15~0.85m/s下就能激发湍流流动状态,而且在板片两侧传热系数很高,据有关资料介绍,板式换热器在雷诺数大于50~200,此时传热系数对水一水换热为15000~21000K/㎡·h·℃, 两列管式仅为3200~6300K/m h·℃, 由数据表明, 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是列管式的2~4倍,而此时压降蓿近。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紧凑的换热设备,19世纪80年代连续低温杀菌器研制成功,到上世纪20年始应用于食品工业。由于板式换热器在制造和使用上都有一些独特之处。因此,目前板式换热器已经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电力、冶金、机械、能源等工业领域。我国是从上世纪60年始生产板式换热器,至今板式换热器在我国很多领域都应用。
与制冷用壳程管式换热器相比,除了具有板式换热器的一般特点,制冷用板式换热器具有如下特点:
1、制冷剂充灌量小,有利于环境保护和降低运行成本
壳管式换热器的壳侧和管侧的容积都很大,要使制冷系统正常工作,要充灌大量的制冷剂,而且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而板式换热器一方面体积小,另一方面间距尺寸也小。
2、倾向少,抗冻性能高
由于水在低流速时,就能在板式换热器中形成高度紊流,温度分布非常均匀,从而减少了冷冻水的倾向。即使发生了,也能承受所产生的压力,而不像壳管式换热器那样容易使热管胀裂,并且可以在结冻后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