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民族乐器厂二分厂是以藏族乐器和各种少数民族乐器为主的民族乐器生产制造企业。兼营制作国内各种民族乐器。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同时出口美国、日本、南非、智利等国。广泛受到赞誉和好评。
“手工精琢的马头琴不仅需要琴匠娴熟的技巧,更需要制作者懂得‘声音的味道’,以此平衡马头琴的艺术性与实用性。马头琴是有灵性的,只有用心才能做一把好琴。”
时而深沉粗犷、时而高亢激昂,马头琴沁人心脾的音色向世人传唱着蒙古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人们沉醉于马头琴演奏的曲调,却鲜有人关注马头琴制作的艰辛。
制作一把传统手工马头琴,从选木料到设计绘图,从锯木到精工雕琢,从上色到不断调音,往往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有可能更长……年近不惑的蒙古族马头琴匠人***如是说。
马头琴的重要性已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器乐功能,成为蒙古族音乐艺术的代表性符号和象征。
马头琴的传统曲目多从民歌中演化而来,可分为五类:⒈原生民歌,如《朱色恋》、《八雅铃》;⒉英雄史诗曲牌,如《奔马调》、《打仗调》;拉奏方法也与其它拉弦乐器不同,琴弓的弓毛不夹在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奏,所以它具有独特的音色,柔和、浑厚而深沉,拉奏起来,特别洪阔、低沉而豪放,富有草原风味。⒊马步调,即表现马形象的曲调;⒋从民歌发展而来的琴曲,如《荷银花》、《莫德烈》;⒌汉族古老曲调,如《普安咒》、《柳青娘》。还有广为人知的《万马奔腾》、《嘎达梅林》、《黑骏马》等。
练琴时,有些坏习惯是必须要注意克服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要养成正确的习惯,因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养成好习惯,琴技稳步提升,同理,养成了坏习惯,那也必定走上弯路,越练越差。
在这里列出一些练习马头琴容易犯的错误,希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手型不正确
马头琴的左手其实没有固定手型,但还是有一些便于练习的手势的,比如拇指把着琴的力道不能太死,再比如保留指的预留。
而右手握弓的手型比较统一,无名指小指压弓,食指中指托琴杆。右手比较关键的地方是压弓的力道和手腕的配合。但这一切都是基于一个正确的手型的。
2、过度追求速度
老师一直会强调拿到谱子要先慢练。很多人拿到个新谱子就想马上把它拉好,要知道“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所以既不要贪快,也不要同一时间段练习很多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