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速凝剂的性能特点
速凝剂能使混凝土在很短时间内凝结、硬化,因而广泛应用于喷射混凝土、灌浆止水混凝土及抢修补强工程中。其的主要性能特点是:
⒈ 有较高的早期强度,后期强度降低不能太大。
⒉ 使混凝土喷出或浇筑后3—5min内初凝,10min之内终凝。
⒊ 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黏度,防止喷射混凝土回弹率过高。
⒋ 尽量减小水灰比,防止收缩开裂,提高抗渗性能。
⒌ 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铝氧熟料—明矾石系
主要成分为铝矾土、芒硝(Na2SO4·10H2O),经过煅烧成为硫铝酸盐熟料后,再与一定比例的生石灰、氧化锌共同研磨而成。产品的主要成分为:偏铝酸钠、硅酸三钙、硅酸二钙、氧化钙和氧化锌。如阳泉一号即为此类速凝剂。这类速凝剂含碱量低一些,且由于加入氧化锌而提高了后期强度,但早期强度的发展却慢了一点。
速凝剂可使水泥在数分钟内凝结,其作用机理复杂,主要是由于速凝剂各组分之间以及这些组分与水泥中的石膏、矿物成分之间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所致。
碳酸钠、铝酸钠与水作用生成,与水泥中的石膏反应生成过渡性的产物***钠,使水泥浆中起缓凝作用的可溶性的浓度明显降低,此时水泥矿物组分C3A就迅速溶解进入溶液中,水化生成六角板状的C3AH6,将加速水泥浆体的凝固。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大量水化热也会促进反应进程和强度发展。
液体速凝剂一般都是和铝矾土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偏铝酸钠的水溶液,从而起到速凝作用。
速凝剂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缩短初、终凝时间,一般都可以做到3~5min内初凝,10min内终凝。

速凝剂在施工中的问题
碱性粉状和碱性液体速凝剂(统称为“传统速凝剂”)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虽然水泥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所提高,但后期强度损失严重;
②较高的含碱量,一方面会损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由于碱含量过高很有可能引起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从而导致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大幅下降;
③施工后混凝土的回弹量较大以及不利于湿法作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内外开始研究并推广湿喷技术以来,用于湿喷施工技术的液态速凝剂逐渐发展起来。本文主要论述了国内外速凝剂的研究现状、促凝机理、并着重分析了液态无(低)碱速凝剂的适应性、稳定性、强度影响、产量价格、施工控制等发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