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学在对于了解宇宙及其相关特性上,已有很大的进展。但仍有些天文学上的问题找不到解答。若要回答这些问题,可能要有新的地面或太空的天文仪器,也许在理论天文学或是观测天文学上需有新的进展。恒星质量谱的来源是什么?
为什么不论初始条件如何,天文学家都会观测到相同的恒星质量分布(初始质量函数)?可能需要对于星球及行星的形成有更深的了解。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若有外星生命,是有智能的吗?如果从人类观测天体,记录天象算起,天文学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五六千年了。若存在有智能的外星生命,要如何解释费米悖论。外星生命是否存在一事是在科学上及哲学上都有重要的意涵-太阳系是否有其独特性?
清朝中期的 “闭关锁国”政策中断了中国与西方科学的 交往,直到西方列强通过***再次打开了中国的 大门,西方传教士又一次蜂涌入华,当然也带来了进一步发展了的 西方科学技术。
在这些传教士中,有一支称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的 教会团体,推广西方科学特别活跃。早在1840年***后不久,他们就计划在上海或南京建立天文台,后因太平天国起义的 爆发而作罢。1865年,他们在上海外滩地区的 董家渡设立了气象观测站,其实就是天文台的 前身,也是上海近代科研机构的 滥觞。百年沧桑的上海天文台在很多人心目中,中国现代***早的天文台应该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多亏了天文工作者的 精心爱护,与之配套的 圆顶、座椅、附属设备等,至今还保持着原来的 面貌,成为中国近代天文发展的 一个见证。
早在1874年,徐家汇天文台的 建成初期就已经展开了地磁工作,后因上海徐家汇地区修建有轨电车产生了一定的 电磁干扰,1908年,法国传教士在江苏昆山市境内一个叫陆家浜的 地方建成菉葭浜天文台,专门从事地磁观测,这也是法国传教士大天文台系 统的 一个组成部分。1931年,该台移往佘山,建立新的 地磁观测台,后来成为上海***局的 佘山地磁观测站。然而,当研究人员把第1串检测器往下放到冰中以后,它们完全没有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