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狭义海绵城市跟广义海绵城市有什么区别
海绵城市已经成了一个热门的词汇,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海绵城市的建设,不管是老城还是新城,都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但有时候我们所说的海绵城市,只是狭义上的海绵城市,比如要让70%的降雨被循环利用,这些从源头上控制的方法,就是狭义的海绵城市。
广义上的海绵城市包含的不仅仅是雨水的循环利用,还有城市水环境的保护以及改善,而狭义上的海绵城市只是广义海绵城市的一部分。雨水的循环利用,城市臭水体的整治都是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
广义上的海绵城市才是城市建设的目标,我国幅员辽阔,需要按区域因地制宜制定目标,缺水的蓄水,内涝的排水,水体污染的治理等。
如何建设海绵城市
引入创新技术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要注意对城市的地下管网进行维修检查,避免因强降雨或者其它地质灾害造成损失。推广这些新技术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改善地下水资源,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从而改善整个城市的水资源状况。因此要建立全民惜水的社会环境,让大家都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且从立法上开始建立对水资源的保护和规范节约使用的制度,同时要鼓励大家有全民监督的意识,让大家都参与到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的事项中来,甚至从水资源的规划开始就应有专门的***监督建设,除了合理保护利用水资源,还可以引申出相关的亲水产业和亲水文化,丰富城市文化生活。
为什么要搞海绵城市?
回到公共政策问题。什么是公共政策?首先,如果我们研究认识了城市建设的一些规律、技术,有基础以后,应该把它法定化为一些政策,然后再上升到***。就在14年1月1号实施的《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条例》里面,我们开始把自然观放到的***中去。这个***的条原则,过去叫统筹规划、监管结合之类的。而现在,第1条原则叫尊重自然,以前可没有哪个***里面的原则是尊重自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