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弧氧化技术的发展
微弧氧化技术是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北京市辐射中心)1992年起开发的科研课题,先后得到***教委、***九五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自然科学基jin的大力支持。1997-1998年完成***“863”计划项目“等离子体微弧氧化表面改性技术”,1997年12月“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通过***教委和863***组的联合***鉴定。2002年微弧氧化设备获得******新产品证书,2004年微弧氧化双极性大功率脉冲电源获得发明专利。3、允许温度变化范围宽,电解液允许的温度范围一般为10-70℃。微弧氧化技术、微弧氧化生产线、微弧氧化电源
微弧氧化技术特点
(1)氧化膜具有陶瓷结构特征。
(2)原位生长。
(3)氧化膜均匀增厚。
(4)无污染:无环保限制元素加入,基本无废水排放。
制备工艺简单。
(5)表面硬度高,显微硬度在400至1500HV;
(6)耐磨损性能与硬质合金相当;
(7)耐腐蚀性能:盐雾试验铝合金1000-2000小时 ;镁
合金经封孔后耐盐雾可达1000小时以上。
(8)耐热性能:300℃水中淬火35次未见变化,1300℃
冲击5次不脱落、不龟裂。
(9)绝缘性能:膜厚不同,表面电阻达 109-12Ω
。微
不同电泳工艺所得膜层的截面形貌
(a)直接电泳电泳层表面高低不平,与基体间存在明显的分界线,且界面处有大量气孔.
(b)微弧电泳电泳层嵌入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孔,具有了机械咬合力,膜层间的结合力强。
直接电泳有机层的附着力差,经划圈试验有机层已部分脱落,附着力等级仅为4级; 微弧电泳复合膜层的附着力等级为1级,相对于直接电泳有机层的附着力有很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