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污水处理将发生重大变化
在日前发布的《、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污水处理再次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命题: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
2019年2月19日,《、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由受权发布。作为新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此番政策“含金量”和信息量相当大。
与以往一号文件往往聚焦“三农”工作某一领域不同的是,涉及整个“三农”工作的多个领域。不少细则均是更加细化的提出,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便是其中一大亮点。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意见》提出的“硬任务”,在补齐农村发展各项短板的同时,也涵盖了当前农村发展的难点。
在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方面,《意见》明确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严格乡村河湖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理。尤其就农村水处理而言,《意见》提出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解决农村“吃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
打响农村污水治理
日前生态环境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行动计划》,要求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强化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和市场作用,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
行动计划提出,通过三年攻坚,乡村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环境监管明显加强。行动计划提出了五方面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提升农业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相关负责人指出,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各地要根据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任务,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适用的治理技术,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污水处理系统的操作
污水处理系统与一般设备操作不同,当系统刚刚建立或经长时间停用后需重新投入运行时,必须经过系动启动工作方能投入正常运行,本章节就系统启动等需注意有关事项进行描述,以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本系统装置。
系统启动前之检查 操作人员于系统启动之前应检查下列各项:
(1) 各项设备是否均润滑完毕。
(2) 检查各管道及阀门是否连接完善。
(3) 确认电力及自来水系统,并将 MCC 盘上所有之开关置于接通位置。
(4) 检查药槽中之化学药剂。
(5) 检查 PLC 之程式时间设定。
(6) 再次参考单机试车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