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拾得于唐初贞观年间到了苏州建于南朝梁代的妙利普明塔院,据说寒山后来做了主持,塔院遂改名寒山寺,至今寒山寺,还有一座礼拜二僧的“寒拾殿”。张继诗出以后,寒山钟声名满天下,而除夕夜的“寒山听钟”,自明清以来,也渐渐成为姑苏古城祈福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武后铜钟的铸造时间距今1000多年了,但仍光亮如昨,敲之,发声清宏。
平时,寒山寺钟声,晨暮各奏鸣一次,每次按紧18,慢18,不紧不慢又18的节奏,奏鸣两遍,总计108响。寓意尽除烦恼,迎来福缘。开钟时,偈云:“开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度众生”。自1979年起,苏州市规定每年除夕均举行新年祈福,听寒山钟声的民俗活动。每年的除夕子时,寒山寺方丈亲自击钟,海内外信众,游客市民前往听钟者往往逾万人。而境外听钟者,以日本***多。1994年,我参加一个教育考察团赴日交流,到过小田原市三个民间友好人士的家庭,不料竟有两家的客厅里,悬挂着寒山寺方丈亲笔书写的“寒山钟声”条幅。原来他们都曾漂洋过海,在寒山寺聆听过除夕钟声。流传到现在铜钟又有了新的用途和意义,很多人家里都愿摆那么一尊铜钟来庇佑门户。





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青铜文化的风行时期,铜钟的出现在也是在那个时候,更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它在商周代表了权势高低,更是王权的象征。而从唐朝以后,各个时期的统治者都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而不断发展铸造各种铜钟,其中***为出名的也是我们***熟悉便是永乐大铜钟,彰显了我们古人劳动人民的着智慧与技艺。据阆中市局副局长刘富立介绍,武后铜钟是一口直桶式铜钟,又叫做佣钟,它造于“大周长安四年(公元704年)”,高79厘米,直径57厘米,青铜铸造,重四百斤(唐制),即重160公斤。
唐县中正铜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制造各种铜雕钟,光材质就可分为,黄铜钟,青铜钟,红铜钟,尺寸小到几公分大到几米,都是整体铸造,声音洪亮悦耳,是***的铜钟制造厂家。
中国现存世大的铜钟是北京觉生寺的明代永乐大钟。该钟重约46.5吨,通高6.75米,钟唇径22厘米,外径3.3米。钟身内外铸满***经咒17种,共有227 000余字。永乐大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初年。
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礼乐器。古钟有铜铸、铁铸等数种,北京觉生寺的明代永乐铜钟是我国******的古铜钟。
永乐铜钟重约46.5吨,通高6.75米,钟唇厚22厘米,外径3.3米,铸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