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气从何而来?
有关研究表明,在地球早期的大气环境中,存在着较多的二氧化碳和低能量电子,这些二氧化碳分子可以捕获低能电子,而后可能发生两种解离反应,产生碳原子负离子和自由氧原子或氧分子,而在特定的能量范围内,两种解离反应可能产生氧分子,而且,作为反应产物的自由氧原子也可能结合为氧分子。高纯氧遇油易1燃,故不可用带油的手拧螺旋,氧气表及螺旋口上也不可涂油。
此外,地球早期的氧气诞生还与产甲1烷菌和蓝***有关。5%,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co、二氧化碳等***气体和杂质进行过滤。产甲1烷菌是厌氧微生物,以金属镍为食物来源,能制造大量的甲1烷;蓝***又叫蓝藻或蓝绿藻,是***早的太阳能“收割机”,借助太阳能,它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氧气和有机物,这一过程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光合作用。大约25亿年前,地壳降温,地球上的镍含量急剧减少,没有了食物来源的产甲1烷菌也随之减少,所以,空气中的氧也终于摆脱了总是被甲1烷菌***的命运,空气中的氧含量得以大幅提升。
氧气的性质
氧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元素之一,已是生物赖于生存的物质。它以游离状态存在于空气中,按容积计算,空气中含氧20.93%。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是自然界中含量***1多的元素,分布很广,占地壳中各元素总量的47%,占水成分的89%,占地壳中岩石,抗物成分的46。 氧还以化合状态存在于水、矿物以及一切动物、植物体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透明、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略重。在大气压力下,冷却至-182.96℃时,氧气凝结成天蓝色、透明的易流动的液体;当温度降到-218.4℃时,则凝聚成蓝色固体结晶。
管道氧气的安全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管道氧气应采用干氧输送,根据用户的压力要求应设置减压装置。减压阀前应设置可定期清洗的过滤器。过滤网的材质应选用铜基合金或不锈钢。
(2)开关氧气阀门应缓慢进行。氧气的物理性质氧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六族,原子序数为8,原子量为16,分子量为32。操作人员应站在阀的侧面进行操作。操作带旁通阀的阀门时,应先开启旁通阀,使下游侧先升压,当主阀两侧压差lt;0.3MPa时再开主阀.以防氧气压差过大,流速过快,引起可燃物着火。禁止用非调节阀作为调节氧气流量用。
(3)对氧气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前,须制定动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