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团队正呼吁决策者制定、实施和改进相关条例和标准来保护城区公众健康。“人一再接触噪音、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甚至人群拥挤等环境污染因素,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头疼、睡眠障碍、心脏***等,”卡尼奥博士说,“很多人生活在城区内部和周边,每天都要走过城市的街道,要乘坐小汽车、火车或公共汽车。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考虑到噪音问题非常重要。

声音传播的情况:冬季结冰的湖面就是这种情况,在冰上讲话,对面几百米外都能听到。夏季的午后,地面被晒热,情况正好相反,上层空气是低温,下层空气是高温,声音向上弯折,很快耗散在大气中,因此50-60米时就很难听到人的讲话了。有风的时候,如果风的气流速度上下完全一致,那么对声音将没有影响,但一般情况,上面的风速比地面的风速快,顺风时,声音向地面弯折,逆风时,声音向天空弯折,顺风传播声音比逆风更有利。


草地、灌木林等对声音的传播也有衰减作用,但对高频的作用较明显,对低频的作用有限。100米的草地、灌木林对1000Hz的声音有23dB的衰减,而对100Hz的声音仅有5dB的衰减。100米以上的长绿阔叶草地或灌木林在实际降噪中才有效果。声音在室内的传播,声音在室内传播时,不但遵循室外大气中传播的规律,还会被房间天花板、地面、墙面反射回来,声源不断发声时,入射声波与反射声波相叠加,形成复杂的室内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