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具的设计原理
1、批量的大小实验用,模具产量小时,可采用木材或树脂进行制造。
2、几何形状设计,设计时,经常要综合考虑尺寸稳定性及表面质量。
3、尺寸稳定,在成型过程中,塑件与模具接触的面要比离开模具部分的尺寸稳定性 好。
4、塑件表面,就成型材料能够包住的范围而言,塑件可见面的表面结构应在与模具接触处成型。
5、修饰, 如果使用机械式水平锯锯掉塑件的夹持边,在高度方向上,至少要有6~8mm的余量。
6、收缩和变形,塑料易收缩(如PE) ,有些塑件易变形,无论如何预防,塑件在冷却阶段都会发生变形。
楼板模具底模设计要点:
面板根据楼层高度和构件长度,宜选用整块的钢板。每个大底模上不宜超过3块构件,据此底模长度,宽度有建筑层高决定。对于面板要求不严格的,可采用拼接钢板的形式,但需注意拼接的处理方式。大底模支撑结构可选用工字钢或槽钢,为了放置焊接变形,大底模***1好设计成单向板的形式,面板一般选用10mm钢板。大底模使用时,需固定在平整的基础上,***后操作高度不宜超过500mm。由于叠合楼板四侧出筋或两侧出筋,导致在装配过程中为了避免相邻叠合楼板侧面的钢筋相互影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进行钢筋校正,装配成本高。





楼梯pc构件模具包括底模、边模、下端模、上端模和辅助钢板,底模上表面的一端与下表面平行,底模上表面的另一端与阶梯斜面一致向外;两个边模对称设置在底模上表面的两侧,边模由工字钢制备,边模与底模连接处设置与底模上表面相匹配的阶梯状锯齿,每块边模外侧均设置数个与底模阶梯斜面垂直连接的辅助钢板。下端模与上端模分别设置在底模上表面的两端,下端模由工字钢制备,下端模与向内的阶梯斜面垂直向外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