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楼镇位于武宁县西南部53公里,东经114度51分,北纬28度58分,东毗靖安县观庄、罗湾、中源;西南与修水县黄沙港、黄坳接壤,西北界连本县清江、罗溪两乡,总面积167.299平方公里,素有“鸡犬闻三县,风烟望八乡”之称。
境内山峦起伏,高峰耸立,垄丘网布,村落满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自然形成黄狮、竹港、泷溪三大水系。黄狮港发源于狮尾洞,与大湖塘、灌口里汇于三港口,又与镜源之小流合于田埠里,经河垅、石门、西桥、新牌出炉山的锦鸡坳,入罗溪而下泻石渡注入修江。竹港发源于尖岭,经岭上、石门、银炉入修水黄坳、庙岭由三都入修江。泷溪发源于荷段之北岭、银岭,流经荷段、廒下出马山入龙石由清江注入修江。
石门楼的年平气温为14.5℃—16℃,***高7月40℃左右,***低元月3℃左右。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40天。年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05.55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709小时。属于***带暖气候区,具有湿润气候特点,上半年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下半年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多,可谓热量丰富,雨量充足,水热同期,四季分明,有利于多种经济作物、林木、花草的生长,有利于人类休***息。
石门楼原名桐树庄。据谱牒考证,元大德年间(公元1300年左右),石渡熊寿孙携家迁入石门与银炉交界处的熊氏田庄。尔后,熊寿孙亲手载了两株桐树,遂为其庄名。熊寿孙四世孙熊余贵、字和美于元至正四年招修水箔竹的裁缝张孟发、字秀卿为婿。张孟发便是石门张姓的始祖,其四世孙张虞瑚、字朴素,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80—1485)迁往吴家门首(今湾里)。约经20年的艰苦劳作,家境日趋富庶,明正德年间(约公元1510年左右)琢石为其门楼,建造了石门***栋高大恢宏的楼房。此后,乡人称去他家为去石门楼。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长日久的称谓,石门楼便由小地名演变成了大地名,这便是石门楼地名的来历。乾隆37年(公元1772年)左右,石门名孺张听涛的学生,修水宦孺万承风奉师命作命题文章《石门记》,这篇以石门名而移经据典、文采风流飘逸的《石门记》问世后,武宁的石门楼便声名远播,名入典志,遂成九岭山峡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历史记载,自唐、宋以来至民国19年(公元1930年)石门地区的行政区划是:顺义乡的三十六都和三十七都的一部分,上南乡的三十九都和四十一都。民国19年乡改为区,石门楼属武宁第三区,区工所设在石门街。民国24年(公元1935年)设立联保制到区一级,石门楼为第三联保。民国37年(公元1948年)撤区分乡,石门地区分为泷溪乡和石门乡。1951年武宁县***设立第九区,辖区为现石门楼、罗溪。1952年,罗溪分出为十区,石门为九区。1955年第九区改名为石门区,1958年撤区改乡,石门乡人委又叫石门公社。1968年成立革命***会,1981年革命***会被管委会取代,1984年石门人民公社改名为石门乡。同年8月15日改名为石门楼乡。1993年3月28日撤乡建镇,更名为石门楼镇。
境内山峦起伏,高峰耸立,垄丘网布,村落满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自然形成黄狮、竹港、泷溪三大水系。黄狮港发源于狮尾洞,与大湖塘、灌口里汇于三港口,又与镜源之小流合于田埠里,经河垅、石门、西桥、新牌出炉山的锦鸡坳,入罗溪而下泻石渡注入修江。竹港发源于尖岭,经岭上、石门、银炉入修水黄坳、庙岭由三都入修江。泷溪发源于荷段之北岭、银岭,流经荷段、廒下出马山入龙石由清江注入修江。
石门楼的年平气温为14.5℃—16℃,***高7月40℃左右,***低元月3℃左右。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40天。年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05.55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709小时。属于***带暖气候区,具有湿润气候特点,上半年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下半年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多,可谓热量丰富,雨量充足,水热同期,四季分明,有利于多种经济作物、林木、花草的生长,有利于人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