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美,无处不在,
在雕梁画栋、恢弘大气的皇宫,
在曲折幽深、素净淡雅的园林,
在青砖灰瓦、雕刻精美的民宅。
每当你步入其中,就会发现:
让人感到惊艳的往往是那些寻常生活中
被精心雕刻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
古人云:
“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
雕刻,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工艺,
工匠们在木石砖瓦上雕以图案、花纹,
雕刻方法复杂多样,
风格古典而清雅,
为中国建筑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江南民居砖雕风格纤细、刻工精良,
空间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富于文人趣味。
北方砖雕构图丰满、纹饰繁缛,
刀法浑厚而朴茂,
于雄浑之余透出粗犷之气。
岭南一带民居砖雕手法更自由,
体裁更丰富,民俗趣味浓厚。
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
形象简练,风格浑厚,
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
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
能经受日晒和雨淋。
砖雕,俗称“硬花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建筑装饰艺术。它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伴随着建筑的发展,砖制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而出现的,是在满足当时人们朴素的精神需求、信仰追求和审美要求等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
砖雕一般制作程序是先用砖蘸水磨平,接着进行“打稿”,“打稿”包括画稿与落稿两道工序,传统画稿一般是请当地名画家、名书家前来打样。现中国多地的砖雕虽经百年的风雨仍熠熠生辉,表现出动人心弦的艺术生命力。落稿是将画稿复印在砖面上,即在画纸上用缝衣针顺着线条穿孔后(约一毫米一个针的孔)平铺于砖面,用装着黑色画粉的“粉包”顺着针的孔轻轻拍压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