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力容器焊缝中的夹杂及影响
压力容器焊缝或母材中有夹杂物存在时,不仅降低焊缝金属的韧性,增加低温脆性,同时也增加了热裂纹和层状撕裂的倾向。
1、氧化物。 这种夹杂物如果密集地以块状或片状分布时,在焊缝中会引起热裂纹,在母材中也易引起层状撕裂。
2、氮化物。会使焊缝的硬度, 塑性、韧性急剧下降。
3、硫化物。主要是MnS和FeS。 Mns的影响较小,因FS是沿晶界析出,并与Fe或FeO形成低格共晶,是引起热裂纹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在压力容器焊接检验中应该特别关注。
压力容器?焊接时加热过程***转变的特点
1加热速度越快,被焊金属的相变点Ac1和Ac3温度越高,而且Ac1和Ac3之间的温差越大。
2钢中含有较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时,随加热速度的提高,相变点Ac1和Ac3显著。
3至于含有碳化物合金元素的钢,加热速度对相变温度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碳化物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小,同时它们本身还阻碍碳的扩散,大大地减慢了奥氏体的转变过程。
4加热速度快和相变以上停留时间短,都不利于扩散过程的进行,从而奥氏体均质化的程度很差。
4.4 报检
使用单位应当在压力容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者检验有效期届满的1个月以前向有资质的检验机构申报定期检验。检验机构接到定期检验申报后,应当在压力容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前或者检验有效期届满前安排检验。
4.5 安全状况等级
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分为3级~5级,应当根据检验情况,按照本标准的第7章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定。
4.6 检验周期
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由检验机构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按照以下要求确定:
(1)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检验结论为符合要求,可以继续使用,一般每2~3年进行
一次定期检验;
(2)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检验结论为基本符合要求,应当监控使用,监控使用时间
不得超过1年,并由检测单位确定监控期间是否进行定期检验,在监控使用期间,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
(3)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检验结论为不符合要求,不得继续使用。
经风险评估的压力容器,可根据压力容器风险水平可延长或缩短检验周期,但长不能超过5年。
4.7 检验周期的特殊规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压力容器,检验周期应当适当缩短:
(1)介质或者环境对压力容器材料的腐蚀情况不明或者腐蚀情况异常的;
(2)具有环境开裂倾向或者产生机械损伤现象,并且已经发现开裂的;
(3)改变使用介质并且可能造成腐蚀现象恶化的;
(4)超高压水晶釜等超高压容器运行过程中发生超温并确认存在损伤的;
(5)使用单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年度检查的;
(6)检验中对其他影响安全的因素有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