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山市武术影视学校根据“小学重乐、初中重礼、高中重德”的学校德育工作构想,高中部从创办以来,就力图将“高中重德”的思想具体化到实践之中,以“负责与感恩”为着力点,将“兴趣、习惯、方法、信念”的培养贯穿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激励学生追求“胸怀大爱、 畅想大梦、 拥有大智、涵养大气、担当大任”的高远目标。以“立行:正直、平稳、有精神;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学、版本学等。言表:明晰、 博采、有魅力;仪容:整洁、得体、有风度” 为标准,引导学生崇尚高雅的气质和健康的心理,追求的意识。武校高中学生已初步显现出“文武——德才兼备”、“仪态举止端庄高雅——与众不同”、“谈吐表达睿智流畅——能说会道”、“思维敏捷能力不凡——聪明智慧”的特质。


精神素质教育
武术本主动,但它在主观精神上则要求术者“沉静”、“自然”。国术大师“鹰爪王”陈子正先生说过:“练拳本粗事,然非精细者不能极其粗;练拳本主动,然非沉静者不能用其。”武术训练,就是要使习练者具有冷静的头脑、细微的心思和的动作。如鹰手拳法中的散手,常常是2~5个动作组成,看似简单,但一旦角度稍偏、发力时间稍差、动作配合稍有欠缺,则其结果常常不是胜利而是败北。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形成《国学》的校本课程,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古为今用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认识国学的价值,从而达到“立德”、“修身”、“发蒙”、“启智”的目的,实现孩子“童蒙养正”的素质教育。所以,在看似粗犷的动作中,必须精心细作方能正确完成,这样,既可培养人的宏观观察能力,又可培养出人的细致周到的工作作风。
武术本为技击之术,在训练中必须使受训者具有顽强不屈的竞争精神--散打的应变能力,较技时的勇猛善战,以及经得起挫折和失败等,这些基本精神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对青少年尤为重要,而这又是其他诸多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