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肥办法:在树冠下面,接近根系分布区,挖2~3个上肥坑,将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充分混匀后施入,施后及时盖土。萌生前遇干旱和多雨,应灌施清淡粪水抗旱和排水防渍。

侧根随树龄的增长产生层次,每年在侧根上会产生1-2次分叉,树龄越高,产生的分叉侧根越多,进入老龄后,转而逐步减少或部分枯死。侧根的表皮多为褐色、黄褐色或淡***,须根分布在侧根上或主根先端,须根先端为根冠,根冠上生有大量根毛。与其它树根辨别时,除识别上述形态外,根的外表皮有不甚规则的横纹,并有桃木的特殊气味,其气味与叶片气味基本相同,但混合有土壤味。
抹芽***
抹芽***也叫掰芽子,在桃树叶芽萌生,抽出3—5厘米长的嫩枝时,对位置成长不妥,数量过多的嫩芽,可及时用手抹去。抹芽是新栽幼树高接换头,和老树更新枝处理的重要***。抹芽宜早不宜晚,太晚了不只桃树不简单抹去并且简单留下伤痕,导致流胶病的发生,并添加防治费用,影响果质量量。
目前常用的几种树形
1.自然开心形:主干上三主枝错落,三主枝按30-45°开张角延伸。每主枝上有2—3个侧枝。开张角60-70°,本形主枝少,侧枝强,骨干革命枝间距大,光照好,枝组寿命长,修剪量轻;结果面积大,丰产。
2.改良杯状形:由杯状形改进而来。仍同杯状形一样,三主枝基部邻接。以后大体按二叉式分枝。主枝按45-55°角度开张延伸。树形基本完成时主枝头剪口间的距离达80-1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