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进行不等厚度或不同材料的点焊时,熔核将不对称于其交界面,而是向厚件或导电、导热性差的一边偏移,偏移的结果将使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焊透率减小,焊点强度降低。熔核偏移是由两工件产热和散热条件不相同引起的。厚度不等时,厚件一边电阻大、
交界面离电极远,故产热多而散热少,致使熔核偏向厚件;材料不同时,导电、导热性差的材料产热易而散热难,故熔核也偏向这种材料,见图5,图中p为电阻率。
两板上的焊透率应分别测量。焊透率应介于20%~80%之间。镁合金的焊透率只允许至60%,而钛合金则允许至90%。焊接不同厚度工件时,每一工件上的焊透率可为接头中薄件厚度的20%。压痕速度不应超过板件厚度的15%,如果两工件厚度比大于2:1,或在不易接近的部位施焊,以及在工件一侧使用平头电极时,压痕深度可增大到20%~25%。




当前国内使用的300~1000kVA的直流脉冲、三相低频·和二次整流;焊机(个别的达1000kVA),均具有上述特性。单相交流焊机不具备这些特性,仅限于点焊不重要工件,焊机功率一般不超过400KVA。
点焊锅合金的电极应采用1类电极合金,球形端面,以利于压固熔核和散热。
由于电流密度大和氧化膜的存在,铝合金点焊时,很容易产生电极粘着。电极粘着不仅影响外观质量,还会因电流减小而降低接头强度。为此需经常修整电极。电极每修整一次后可焊的焊点数与焊接条件、被焊金属型号,清理情况、有无电流波形调制、电极材料及其冷却情况等因素有关。通常点焊纯铝为5~重0点,点焊5A06、2A12时为、25~u3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