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水剂是指在保持砂浆稠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添加剂。
超塑化剂的典型用途是自流平砂浆。自流平砂浆中常用的超塑化剂主要有干酪素和3聚胺甲醛缩合物,它们对于保证自流平砂浆在一定的水灰比下具有良好的可工作性是必不可少的。干酪素在薄层自流平砂浆中具有非常好的使用的效果,可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内聚性,从而降低自流平砂浆的离析和泌水倾向。不过,干酪素是一种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天然蛋白质产品,在水泥砂浆中使用会受砂浆初始高碱性条件作用(pH 12)或受砂浆中生长的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降解,即干酪素可以产生含有-NH2和/或-SH基团的物质,它们具有令人厌恶的气味。而3聚胺甲醛缩合物常常由于残余甲醛的存在而出现甲醛排放的问题。甲醛含量较高的合成超塑化剂1天后典型的排放量在1000-2000 ?g/m。在室温下,这些化学物质足以挥发出来而引起一些症状,如对呼吸和眼睛的刺激。因此干酪素和一些合成超塑化剂的使用在一些***受到了限制甚至禁止。此外,由于干酪素是一种天然产品,价格和质量上的波动也是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减水剂分散水泥的机理
减 水 剂 分 散 水 泥 的 机 理
减水作用是通过改善水泥颗粒在水中的分散性 而产生,颗粒的絮凝现 象因而减少或防止,被 束缚的水释放作为颗粒 之间的流动水。 絮 凝没加减水剂的水泥浆加减水剂后的水泥浆 分散增强减水剂对水泥颗粒分散的途径。
减水剂与水泥的适用性 1、水泥 矿物成 分 2、水泥 碱性和细 度 3、石膏 4、减水 剂自身因 素
C3A含量越低, 掺量一样的同 其适应性越好。 种减水剂,碱 性越高,流动 反之亦然。 性越差。 水泥颗粒越细 ,所需的减水 剂量越多。
二水、半水石 膏和硬石膏的 溶解度和溶解 速度不同,在 混合物中C3A 和SO42-之间 的平衡将影响 减水剂的效果 。
掺量和形态, 如掺量过高会 推迟强度增长 和降低强度。
减水剂的本质作用:
考虑C50配合比,如果要满足强度,则需要控制水胶比低于0.38,而胶凝材料用量受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不能超过500kg/m3,因此决定了用水量不得超过190kg/m3,这样的混凝土拌合物按坍落度方法测量流动性,其值一定是0mm,没有流动性,混凝土是干硬性混凝土,需要使用非常规的强力机械振动才能密实成型,用常规的混凝土施工工艺不能完成浇筑、振动密实成型,即混凝土没有可塑性。在不改变混凝土配合比的前提下,我们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可以将混凝土的坍落度调整到180~220mm,即我们使用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混凝土减水剂的本质是在不改变配合比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流动性,也即提高其塑性。
不同粘土对聚羧酸减水剂的吸附量虽然能够很好的解释其对聚羧酸减水剂负效应的程度,但不能反映聚羧酸减水剂是以何种方式被粘土吸附的。一种观点认为粘土是通过表面吸附的方式吸附的聚羧酸减水剂,粘土颗粒带电性质受溶液中pH值的影响,当溶液呈酸性时,粘土颗粒一般带正电,而当溶液呈碱性时,粘土颗粒带负电,所以在水泥混凝土体系碱性环境中粘土颗粒通常是带负电的。这种负电荷对聚羧酸减水剂中的阴离子RCOO-等具有排斥作用,不利于吸附,因此粘土颗粒表面通过电荷对聚羧酸减水剂大量吸附的观点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