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尤其是隋唐两代宫殿建筑和碑石墓志发展。所用砖瓦,在纹饰方面,与以前的秦代相比,却大有逊色。唐代建筑用砖,以莲花、葡萄纹为多见。唐代砖雕比较突出的是1978年河南洛阳发现的修定寺塔。修定寺塔位于安阳市西北35公里清凉山。塔高16米,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清末年间,修定寺已经毁掉,只留下唐塔残高9.5米的塔身。一般来说,砖雕的材质比石料疏松,更易于剔刻得玲珑剔透、毫发毕现,艺人们也抓住它的这个优点,在精雕细琢上下功夫。塔身是用预先设计的花纹图案雕砖连续镶嵌而成(砖系模制涂釉)。 从修定寺遗址和碑文记载来推断,它并不是用来埋葬高僧骨灰和的和尚塔,而是建于寺内中轴线上供人参拜的主体建筑。
单层方形的修定寺佛塔,用菱形雕砖饰面,各种形式的花砖计有3775块,嵌砌面积达300平方米,没留下一处空白。上面有丰富多彩的人物、动物和以莲花为主的图案。四隅亦装马蹄形团花角柱,两侧加滚龙攀缘副柱,自檐部起整个壁面如同覆垂的一幅华丽的大幅幔,每一菱格一个单元,图案包括道人、菩萨、武士、童人、胡人、天马等共有72种。雕刻的手法多种多样,可以平面浮雕、半圆凸浮雕、高凸浮雕,也可以镂空雕刻。
图案纹样作如下安排:位于塔檐以下四壁,为一排天幕、华绳、流苏间以莲花,其下则构成为竖菱形,作鱼鳞式排列,每一菱形内的纹样又有多种变化,如人物、动物、花卉等。人物中有武士、童子、舞人、胡人、力土和不属于的***、仙女、魔师;深浮雕的大层次除了可以“钉”出来以外,还可以用“挎活”方法造成。动物中有象、狮子、龙、虎、马等等,每一个菱形内的图像都不相同。而这些人物、动物,都有繁复的卷云相衬托,形成整个壁百光彩绚丽、灿烂夺目的效果。另外,在塔的南面,有拱形塔门,门左右的金刚力土和青龙等,也是雕砖镶成;而在塔的四角,各有一根花砖砌成的立柱。像这样的镶砖花纹塔,在***范围内也是很少见到的。
这些雕像,形象生动逼真,实为不可多得的唐代砖雕艺术佳品。从唐塔雕砖人物的形象来看,除了力士、飞天、胡人等形象外,还嵌有纯属道教的三清的形象,这“证据”说明当时佛道是合流的。到了宋代,墓砖雕刻较为普遍,不过这种砖雕技术与以前的模制不同,而是直接用砖雕为浮雕,或半圆雕的人物,镶在四周墓壁上。目前,国内外石材着色的方法大约有二十几种,大多需要特定的设备或场地。
古建筑中砖雕的工具有:0.3—1.5厘米的钻子各一种、木敲手、磨头等。如能用机械代替则更好。砖雕可以在一块砖上进行,也可以由若干块组合起来进行。一般都是预先雕好,然后再进行安装。
雕刻的手法有:平雕,浮雕(又分浅浮雕和高浮雕),透雕。如果雕刻的图案完全在一个平面上,这种手法就叫平雕。平雕是通过图案的线条给人以立体感,而浮雕和透雕则要雕出立体的形象。浮雕的形象只能看见一部分,透雕的形象则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能看到。苏派砖雕告诉你石材雕刻选料中色差解决方案由于石材的颜色都是天然形成的,色质的好坏由石材所含色素离子和内部的结构所决定。透雕手法甚至可以吧图案雕成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