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件加工后阳极氧化工艺技术
精密铝合金零件加工阳极氧化工艺条件的控制
1.阳极氧化溶液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溶液的温度越低,所需的阳极氧化时间应越长。然后通过外加电流的作用,进而帮助铝材质工件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因为溶液温度较低时氧化膜的生成速度缓慢。溶液的温度升高时则氧化膜的生成速度加快。此时要缩短阳极氧化时间,否则由于氧化膜的外层电阻加大而导致膜层溶解,出现工件尺寸的改变、表面粗糙掉膜的现象。
阳极氧化工艺流程注意事项
1.铝件洗油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氧化,不应放置过久。铝件制作氧化膜时,要全部浸入电解液中,槽电压从头至尾要平稳一致,同一批产品,必须完全一致,这一点即使在染色时亦应遵循。
2.在阳极氧化过程中,电解质中溶液的铝、铜、铁等不断增加,影响铝的光泽等。当铝含量大于24克/升,铜大于0.02克/升,铁含量大于2.5克/升时,电解液应考虑更换。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膜厚不均匀的原因
同根铝型材上的几个面,甚至凹槽内,膜是否均匀,与对应的阴极面积有较大的关系。铝及其合金在相应的电解液和特定的工艺条件下,由于外加电流的作用下,在铝制品(阳极)上形成一层氧化膜的过程。阴极面积大,使得分布于铝型材各部位的电流密度均匀,因而膜厚也均匀。在卧式线生产中有时会出现同挂料每根型材相同部位膜厚偏低的现象,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与该部位相对应的阴极板出现了松动,甚至是脱落,使得阴极面积减少,导致膜厚偏低。
什么是阳极化处理
阳极化处理,是一种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是指金属材料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外施阳极电流使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一种材料保护技术。又称表面阳极氧化。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加工的铝材及制品,表面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污垢和缺陷,如灰尘、金属氧化物(天然的或高温下形成的氧化铝薄膜)、残留油污、沥青标志、人工搬运手印(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含氮的化合物)、焊接熔剂以及腐蚀盐类、金属毛刺、轻微的划擦伤等。因此在氧化处理之前,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对制品表面进行必要的清洗,使其露出纯净的金属基体,以利氧化着色顺利进行,从而获得与基体结合牢固、色泽和厚度都满足要求且具有耐蚀、耐磨、耐侯等良好性能的人工膜。常见的铝氧化处理加工的方法一、天然氧化这样的铝氧化处理加工方法所形成的氧化膜比较薄,厚度通常只能达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