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铸模生产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填充到压铸模所有凹孔和深处,保证金属流动时彼此融和,在使用压铸模时,应正确选择金属的浇注温度,合金压铸液体浇注温度如下:
材料名称 压铸液体温度/℃
锌合金 420-500
铝合金 620-690
镁合金 700-740
铜锌合金 850-960
压铸合金温度选用原则:
1) 浇入的金属温度越低,压铸模的寿命越长;
2) 用低温压铸,才有可能减少排气槽深度的增大,降低金属液溅出的***;
3) 采用低温压铸能减少压室与顶杆啮紧的机会;
4) 采用低温压铸能减少铸件中的收缩孔和裂纹的产生。
总之,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压铸合金的温度,还是选用低温压铸好。
铝及其合金在中性体系中阳极氧化沉积形成类陶瓷非晶态复合转 化膜的工艺、性能、形貌、成分和结构,初步探讨了膜层的成膜过程和机理。 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Na_2WO_4中性混合体系中,控制成膜促进剂浓度为2.5~3.0g/l, 络合成膜剂浓度为1.5~3.0g/l,Na_2WO_4浓度为0.5~0.8g/l,峰值电流密度为6~12A/dm~2, 弱搅拌,可以获得完整均匀、光泽性好的***系列无机非金属膜层。该膜层厚度为 5~10μm,显微硬度为300~540HV,耐蚀性优异。该中性体系对铝合金有较好的适应性, 防锈铝、锻铝等多种系列铝合金上都能较好地成膜。
1.2 影响模具温度的主要因素
1)合金液的浇注温度、浇注量、热容量、模具体积以及铸件结构与导热性。
2)模具浇注系统和溢流槽的设计与布置,以及调整热平衡状态的程度。
3)压铸循环的时间与保压时间,生产节奏的连续性,频率越快,模温越高。
4)模具润滑与加热冷却的方式与介质。
1.3 模温对压铸件性能的影响
1.3.1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适当提高模具温度,可以改善充填条件,使铸件力学性能提高,但模具温度过高,会使合金液冷却速度降低,铸件上细晶层减少,晶粒粗大,强度会有所下降,图1为模具温度与铝合金(ZL105)压铸件力学性能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对铝合金而言,当模具温度超过250℃,强度就会下降,对伸长率而言,模温小于l 5 0℃其值会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