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搅拌制度对无碱液体速凝剂检测性能影响
(1)搅拌制度(包括搅拌方式及搅拌时间)在不同水泥、速凝剂体系中,对掺速凝剂的净浆凝结时间和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结果均有影响。
(2)速凝剂不同掺量条件下,无论是机械搅拌还是人工搅拌,掺速凝剂净浆初凝、终凝时间均随着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人工15s”与“慢5s 快5s”制度下结果相近;而机械方式搅拌时,快搅时间从15s增加至50s时,砂浆1d、28d抗压强度总体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均存在蕞优值,但1d与28d强度蕞优值的对应性较差,且随搅拌时间变化,1d强度变化较大,28d强度变化较小。
(3)对掺速凝剂净浆凝结时间的检测,蕞佳的搅拌制度,应在保证速凝剂搅拌均匀的条件下,选用较短的搅拌时间,以免***速凝剂反应产生的网状结构;对掺速凝剂砂浆强度的检测,蕞佳的搅拌制度,应在保证速凝剂搅拌均匀的条件下,同时考虑砂浆1d和28d的强度。对A速凝剂性能的检测,应在8%掺量下,净浆凝结时间的检测采用“慢5s 快15s”的搅拌制度,砂浆强度的检测采用“慢5s 30s”的搅拌制度。
目前,市场有不同种类的速凝剂,这些速凝剂具有各自不同的化学组成,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早期强度具有不同的作用。不考虑其他的应用,对于如何评价速凝剂的作用目前还没有一致的意见。水泥浆试验方法(维卡仪和Gillmone针仪)被用来研究水泥与速凝剂之间的相容性。但是,这些方法的效果目前还存在争议。
使用速凝剂掺入干混或湿混喷射混凝土中进行厚的衬板,特别是顶板施工,其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是,也会间接影响混凝土的其他性能,如:
(1)直接参与水泥凝结的反应,防止产生稠度的突然变化。
(2)直接与拌合水反应,促使拌合物变稠 。
(3)增加拌合物的触变性。
(4)在新拌浆体中没有流变反应,但使硬化相会有所改变。
(5)影响回弹和起灰量(干混),及终强度。
喷射混凝土速凝剂的应用
喷射混凝土速凝剂的应用
速凝剂的应用主要是以喷射混凝土为载体的。喷射混凝土借助喷射机械,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掺有速凝剂的拌合物,通过管道输送并以高速喷射到结构表面而凝结硬化,其施工方法包含了运输、拌合、喷射等多道工序。按照混凝土在喷射口处的状态,喷射施工可分为干式喷射与湿式喷射两种,而无论干式或湿式的喷射混凝土施工,速凝剂均是必不可少的外加剂。速凝剂的种类与品质直接影响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国内外关于喷射混凝土的研究均把速凝剂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速凝剂的主要品种及其组成
速凝剂种类繁多,根据性质与状态,大致可以分为碱性粉状、碱性液态、无碱(低碱)粉状和无碱(低碱)液态四大类速凝剂。
硅酸钠型液态速凝剂以钠水玻璃(硅酸钠)为主要成分。其生产方法是将水玻璃调整到波美度30,再适当加入其他辅料。主要产品有奥地利的西卡-1,瑞士的西古尼特-W。这类速凝剂可加速混凝土的凝结、硬化。
碱性粉状速凝剂
主要速凝成分为铝酸盐、碳酸钠和生石灰。国外研究较早的产品主要有日本的海德库斯、前联邦德国的Isocrete等,而我国较传统并有代表性的主要是“红星Ⅰ型”、“711型”和“782型”三种速凝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