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人向来注重传统文化,尤其在***选择方面,对易学原理更是深信不疑。有过购墓经历的人都知道,常挂在***引导员嘴边的话,莫过于依山傍水、背山面水、山环水绕、上风上水之类的言语了。似乎人们购买***的条件必须得有山有水才算是好的,于是,一看地形,二看价格,三看服务、四看绿化、五看距离,遂成了人们购买***的五大先决条件,五个条件都满足的***,才是家属终的选择。

很多墓园在初建之时,并没有完全考虑现代人所说的诸多条件。更多的是从实用及***资源的有限性出发。像现代人所说的五大条件,多数陵园并不完全具备。自然,一个陵园分成若干个墓区是为了便于管理和销售。可是,这对购买***的家属来说,确实有些犯难,尤其对***知识了解不多的家属,想给逝者选一好的墓穴,却不知道该选哪个区域的好,一排、二排还是后一排,这个还真的不好说。

很多***的选址,多数选择在山上。因此就出现了很多梯田式的墓位。家属去陵园选墓时,多数引导员会说,前排的墓穴便宜些,越靠后排价位越高。这样以来,按照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原理,似乎靠后的墓穴就是的墓穴了,而且可以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其实,后一排的墓穴靠近山壁,很容易被淋头水或泄穴水所害,进而影响后辈的运势,因此不建议家属买后一排的墓穴。

古人选择***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一是京城附近,其风水不消说自然是好的;二是故里、采邑或祖籍地,符合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三是地,如任所、战场等,这往往是格于形势,如交通制约等;四是其他地方,古人对于阴宅的重视不亚于阳宅,特别讲究"事死如事生"。因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
***风水学孕育于先秦,盛行于唐宋,泛滥于明清。***风水能决定后代的贫富贱贵,子嗣繁昌,家族的兴盛衰落。北宋司马光在《葬论》中曾述"世俗信葬师之说,即择年月日时,又择山水形势,以为子孙贫富贱贵,贤愚寿夭,皆系于此"。如相传孔子墓前有条金城界水,以至孔家后代人才辈出。就连理学大师朱熹也对风水思想深信不疑"得安,则其子孙昌盛,而祭祀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