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谱分离原理
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制的不同分为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正相与反相)、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及分子排阻色谱法。
1.液固色谱法 使用固体吸附剂,被分离组分在色谱柱上分离原理是根据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吸附-解吸附的平衡过程。常用的吸附剂为硅胶或氧化铝,粒度5~10μm。适用于分离分子量200~1000的组分,大多数用于非离子型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易产生拖尾。常用于分离同分异构体。
2.液液色谱法 使用将特定的液态物质涂于担体表面,或化学键合于担体表面而形成的固定相,分离原理是根据被分离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溶解度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分配平衡过程。
涂布式固定相应具有良好的惰性;流动相必须预先用固定相饱和,以减少固定相从担体表面流失;温度的变化和不同批号流动相的区别常引起柱子的变化;另外在流动相中存在的固定相也使样品的分离和收集复杂化。由于涂布式固定相很难避免固定液流失,现在已很少采用。现在多采用的是化学键合固定相,如C18、C8、氨基柱、基柱和柱。

超液相色谱法(HPLC)是继气相色谱之后,7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液体做流动相的新色谱技术。 超液相色谱是在气相色谱和经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液相色谱和经典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同点仅仅是现代液相色谱比经典液相色谱有较高的效率和实现了自动化操作。经典的液相色谱法,流动相在常压下输送,分离纯化,所用的固定相柱效低,分析周期长。而现代液相色谱法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因此,液相色谱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自动化等特点。所以人们称它为高压、高速、或现代液相色谱法。

分离纯化-赛尔夫(推荐商家)由武汉赛尔夫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武汉赛尔夫科技有限公司(v-)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大道52号。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拼博和发展,目前赛尔夫在其它中享有良好的声誉。赛尔夫取得商盟认证,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赛尔夫全体员工愿与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