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的种类和成分决定了渗滤液的成分,因此在设计处理工艺时对填埋垃圾的种类进行组分分析,从而可以预测渗滤液的主要污染物成分,通过走访调查,查阅大量的当地文献资料。垃圾渗滤液主要污染成分如下:
①垃圾渗滤液的物理性质----色与嗅
渗滤液均具有很重的色度,其外观多呈茶色、暗褐色或黑色,色度可达到2000~4000倍(稀释倍数),垃圾臭味极其明显。
②pH
垃圾填埋初期,渗滤液的pH在6~7之间,随着填埋场时间的推移和填埋场的稳定,pH可提高至7~8。
回喷焚烧处理是渗滤液产生量不大时的一种有效的渗滤液处置方法。但随着环保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建垃圾填埋场的距离离市中心也越来越远,且垃圾渗滤液所具有的高危害性、高污染性等特质也不适宜与普通生活污水同步处理等原因,场内单独处理渐渐成了国内垃圾处理厂的另一选择。一般将渗滤液导人焚烧炉中进行焚烧,焚烧炉的炉膛温度高,常常在800~1000℃左右,高温使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物质等被燃烧分解,难以或不能分解的物质部分进入炉渣系统,另一部分进入飞灰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注意回喷的量及回喷方式。一般回喷的量较少,喷洒的方式以雾状为宜,这样能使渗滤液中污染物在高温下充分分解。
渗滤液回喷处理适用于渗滤液产生量低、热值高的生活垃圾,因此在欧美等发达***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处理,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垃圾混合处理的方式,决定了垃圾渗滤液的产率高、垃圾热值低的特点,因此在我国渗滤液回喷处理方式处理量低,达不到渗滤液全量处理的要求,一般只是作为辅助或应急处理措施来使用。只是在后处理阶段各家的方法比较多样,有的采用膜处理技术(如纳滤或反渗透技术),也有采用蒸发技术、活性炭吸附等。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现状是怎样的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化学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学沉淀、密度分离、化学氧化、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渗析、气提及湿式氧化法等多种方法
生物法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以及二者的结合。好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池、好氧稳定塘、生物转盘和滴滤池等。厌氧处理包括上向流污泥床、厌氧固定化生物反应器、混合反应器及厌氧稳定塘。
氨氮含量高,并且随填埋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可达1700mg/L。渗滤液中的氮多以氨氮形式存在,约占TNK40%-50%。
目前国内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大体分为:***法、生物法和膜法。垃圾渗滤液液处理工艺按流程可分为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和后处理(污泥处理和浓缩液处理)。应根据渗沥液的进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选择具体的处理工艺组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