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代工报价表面组装元器件检验。元器件主要检测项目包括:可焊性、引脚共面性和使用性, 应由检验部门作抽样检验。元器件可焊性的检测可用不锈钢镊子夹住元器件体浸入235±5℃ 或230±5℃的锡锅中,2±0.2s或3±0.5s时取出。在20倍显微镜下检查焊端的沾锡情况,要求元器件焊端90%以上沾锡。
作为加工车间可做以下外观检查:⒈目视或用放大镜检查元器件的焊端或引脚表面是否氧化或有无污染物。⒉元器件的标称值、规格、型号、精度、外形尺寸等应与产品工艺要求相符。⒊SOT、SOIC的引脚不能变形,对引线间距为0.65mm以下的多引线QFP器件,其引脚共面性应小于0.1mm(可通过贴装机光学检测)。⒋要求清洗的产品,清洗后元器件的标记不脱落,且不影响元器件性能和可靠性(清洗后目检)
在电子工业中,载带就像装货物的汽车箱子。载带在生产中也起着这样的作用。每个人都知道,如果一辆汽车没有一个装货物的箱子,所谓的运输就毫无价值。如果载带没有模制,它将不会被包装,并且产品不能被保护和装载。载带承载着电子工业的自动化生产,也是电子元器件的包装和载体,这种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那么载带的间距该如何确定?
载带的间距该如何确定?
P1: 相邻两成型槽中心孔之距离 说明 P1 的递增规律是 4 的倍数; 确定元件横纵装置方向; 量度元件横向(A0) 数据,仅供参考。尺寸数据(A0) 3.2mm 以下 3.2mm--5.5mm 5.5mm--10.5mm 10.5mm--13.5mm 13.5mm--17.5mm 17.5mm--21.5mm 35.5mm--47.5mm 25.5mm--28.5mm 28.5mm--32.5mm 32.5mm--36.5mm 36.5mm--40.5mm 。
适合的间距(P1) P1=4mm P1=8mm P1=12mm P1=16mm P1=20mm P1=24mm P1=28mm P1=32mm P1=36mm P1=40mm P1=4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