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公司_加固工程_加固材料-前景建筑工程
加固中的表面处理,真的那么重要?随着结构使用年限的增加,结构的安全性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了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提高结构安全储备,就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结构加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无论是前期的设计还是后期的施工,都与结构的安全直接关联,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保持严谨的态度与高度的重视来保证加固的质量。
结构加固从施工方法的角度看,已经有多套成熟的工艺,各种工艺都有其独特之处与不同的适用条件。然而在对不同的工艺进行对比中,可以看出其中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表面处理就是在不同工艺中均有提到的工序。
加固前基材的处理
可以说,在碳纤维加固、粘钢加固等需要利用结构胶进行加固的方法中,基材表面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加固效果。这是由于基材表面处理不合格会直接导致结构胶的粘接性能下降,影响基材与加固材料形成整体共同受力。为了避免此情况,首先就要注意基材表面的洁净程度,包括表面灰尘、浮渣、污秽等都要彻底清理干净。
另外,由于基材所处环境复杂多变,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一般情况下,施工时基材应处于干燥的状态,若混凝土基材表面的含水率高于4%,那么无论是碳纤维加固还是粘钢加固,粘接性能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含水率超过要求的基材必须进行干燥处理,或采用水下/抗潮湿结构胶以保障粘接效果。
对于采用结构胶的加固方法来说,基材表面温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基材温度低,会直接影响到胶体的固化,施工困难的同时也无法保证后期的强度,导致常规结构胶只能适用于5℃以上的环境中。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有两种解决思路,首先可以采用加热措施,保证基材处于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如果需要操作简单,不影响施工的解决办法,就需要采用超低温结构胶了。
加固后材料的处理
如果说加固施工前的表面处理是为了结构胶能够顺利固化、发挥强度,加固后的表面处理则是为了结构长期安全性能的充分考虑。我们可以继续拿碳纤维加固与粘钢加固,这两种适用面广泛的加固方法举例说明。
首先施工完毕的碳纤维复合材表面,必须进行表面防护处理。这是因为虽然碳纤维复合材耐久性好、抗腐蚀性能强,但出于延缓材料老化与延长使用寿命的角度考虑,仍要避免长期的阳光照射或介质腐蚀,以保障碳纤维复合材能够长期、稳定的与基材共同受力。另外,由于配套结构胶可燃的性质,若原结构有防火要求,尚需在表面进行防火处理。
粘钢加固施工后的表面处理,主要是由于钢板自身耐腐蚀性能较差的因素。粘钢加固采用的钢板一般较薄,一旦发生锈蚀,钢板的截面将被显著削弱,影响钢板整体性;另一方面,锈蚀还可能引起钢板与基材粘合面的剥离***,产生严重安全隐患,因此,粘钢加固后的表面处理是极为必要的。
综上所述,表面处理在加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构加固事关建筑安全,表面处理仅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设计、材料、施工全部环节的认真对待,方可保障结构安全。
大地基加固方法,缺一不可施工时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的要求,及时对地基进行加固或改良,通过适当的地基处理方法保证地基稳定,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减少房屋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并减弱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提高抗液化能力。通常施工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如下。
1、强夯法
强夯法是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升至一定高度,再通过自由下落时产生的冲击能反复夯实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密实的硬壳层,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减少压缩性,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并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消除土体湿陷性。
强夯法常用于处理高于地下水位0.8m以上稍湿的黏性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地基的深层加固。施工时应采取挖防震沟(沟深要超过建筑物基础深)等防震、隔振措施,以减小 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减少其对周围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有影响。
2、砂石桩法
砂石桩法通常是利用振动、冲击或水冲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后,将砂或砂卵石(或砾石、碎石)挤压入土孔中,从而形成大直径密实桩体(由砂或砂卵(碎)石构成),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以此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降低压缩性。
砂石桩法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此外其还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其中当遇到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时,可采用砂石进行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从而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3、挤密桩法
挤密桩法是一种机械(人工或爆扩)成孔方法,通常是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使侧向挤密土体形成桩孔,待钢管拔出后在孔内回填2:8或3:7的素土或灰土,并分层夯实,从而使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加固地基。
挤密桩法常用于处理位于地下水位以上,且天然含水量在12%~25%,厚度为5~15m的素填土、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处理深度一般可达5~10m,同时要求施工时密实度不低于0.95,而当软弱地基的含水率较大时也会采用此方法进行地基加固,以消除桩深度范围内黄土的湿陷性。
为什么加固前要先卸荷1、减少应力应变滞后
碳纤维布加固楼板,因应力应变滞后而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尤其是当原结构工作应力应变值较高时,对于以混凝土承载力为主的受压构件和受剪构件,往往会出现原结构与后加部分先后***的各个击破现象,致使加固效果很不理想或根本不起作用。
相反,碳纤维布加固前若卸除荷载,情况则完全不同。由于减少二次受力的影响,降低了碳纤维布的滞后应变,使得***时,新旧两部分就可同时进入各自的极限状态,结构总体承载力可显著提高。
2、 节省加固材料
加固前卸除荷载,碳纤维布滞后应变得以降低,甚至消除,使得加固后的结构能充分利用碳纤维布的强度,不用重复加固,节省了加固材料的使用。
3、 提高结构承载力
卸荷对加固结构承载力的提高影响,主要表现在原结构一次载荷应力应变水平指标的降低方面,这对于以混凝土圈套加固的受压结构及增设支点加固的受弯结构,效果特别明显。
4、如何卸荷
卸荷分两种:直接卸荷和间接卸荷。
直接卸荷,是全部或部分地直接般走作用于原结构上的可卸荷载。直接卸荷直观,准确,但可卸荷载量有限,一般只限于部分活荷载。
间接卸荷,是用反向力施加于原结构,以抵消或降低原有作用效应。间接卸荷量值无限。甚至可使用作用效应出现负值。间接卸荷有楔升卸荷和顶升卸荷,前者以变形控制,误差较大,后者以力控制,较为准确。预应力加固法是加固与卸荷合而为一,是将原结构所受荷载,通过预应力手段部分地转移到新加结构上面的一种方法。
预应力加固法通过施加预应力碳板,主动消除结构受力,致使一般加固结构中所特有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得以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