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是藏族弹弦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它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像这样的乐器还有像琵琶,天鹅琴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这些民间艺术。
扎木聂弹唱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历史,在民族语言、音乐、演唱、舞蹈动作上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充分体现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人文精神、艺术品格、生存状态和社会风貌,在文化人类学、民族艺术学方面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现在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一些传统的民族歌曲可能都不怎么听过了。我们正在离民间音乐越来越远。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乐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过的民族乐器就有扎木聂,扎木聂,又称扎年。
而关于扎木年的真正起源,说法有很多。后来由流浪艺人把它带到拉萨、日喀则、江孜和拉孜等城市,并使它流行于西藏各地。一种说法,扎木年是印度传入的一种多弦乐器演变而来。而另外一种认为,《西藏王统纪》松赞干布赐宴时曾有艺人演奏乐器的记载,从而判断扎木年是于唐代从内地传入西藏的,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第三种学者认为,是西藏本土的音乐,因为在西藏众多的古老寺院中塑像,都有四大天王中其中就有一位手持扎木年的天王画像,而且种类丰富。三种说法不一,各有道理,不过足以肯定扎木年长久地陪伴着高原上的人,伴随着这个民族一起走过了漫长的时光隧道,才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
噶尔:也称“郭尔”,是圆圈舞,也称为环舞,是一种群众性的歌舞,融表演、说唱、舞蹈为一体。”但朱晓谷也表示,如今上海院已将江南丝竹引进课堂,学生们能够开始学习民间乐种,哪怕先从“死”的谱面开始,也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曲调可快可慢,自由浪漫。它有传统的歌词,也有即兴词用以演唱,有时分为男、女双方互相问答。内容涉及古老的神话传说,男女爱情等。歌舞兴浓时,则通宵达旦,进行比赛时,常常一两昼夜不散。
民间说唱:在玛曲极为流行。一是《格萨尔王传》的说唱,二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诗赞类说唱;三是乐曲类说唱,一般用龙头琴和八弦琴作伴奏乐器,即兴编词,自弹自唱。格式为三段三句式或三段四句式。曲调有多种,内容丰富,极富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