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梁构造
(1) 梁顶面的纵向受力筋应按计算确定,而且不少于两根。钢筋沿梁角配置,其伸入支座的长度应满足锚固要求,其余钢筋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且满足以下要求: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梁截面高1h≥800 mm时,可弯起60°;梁截面高较小时,可弯起30°;为了避免弯起钢筋在弯转处因其合力将混凝土压碎,钢筋在弯转处应有一定的圆弧形,圆弧半径一般不小于弯起钢筋直径的10倍。(2) 弯起钢筋应根据施工对钢筋骨架的稳定和结构计算确定,当悬臂长度大于1.5 m时,无论计算是否需要,均要设置一排(从根部算起)弯起钢筋。若悬臂端有集中力作用时,宜设置多排弯起钢筋。(3) 梁底部架立筋应不少于两根,其直径不小于12 mm。
常规悬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悬挑结构常规做法如建筑工程中的雨篷、挑檐、外阳台、挑廊等,这种结构是从主体结构悬挑出梁或板,形成悬臂结构,其本质上仍是梁板结构。悬臂梁悬臂端无支承构件,视野开阔,空间布置灵活。其缺点是在结构的固定端有较大的倾覆力矩。设计时除了考虑结构的强度和变形外,还要注意结构的抗倾覆稳定性。
悬挑构件我们更应该从以下方面来把控:
1、悬挑部位应采取降低结构自重的措施;2、悬挑部位结构宜采用冗余度较高的结构形式;3、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悬挑部位的楼层宜考虑楼板平面内的变形;4、7度或8度抗震设计时,悬挑结构应考虑竖向地1震的影响;5、抗震设计时,悬挑结构的关键构件以及与之相邻的主体结构关键构件的抗震等级宜提高一级;6、在预估的罕遇地1震作用下,悬挑结构关键构件的承载力应符合不屈服的要求
悬挑梁
不是两端都有支撑的,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撑物的梁叫做悬挑梁。可为固定、简支或自由段。 长跨面筋在下,短跨面筋在上。悬挑梁是静定结构,其连接的可靠性是悬挑梁接长改造的关键,而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是改造加固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影响新旧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多重措施确保了悬挑梁接长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