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磨平面的说明:研磨平面一般在精磨之后进行。平面研磨是在非常平整的研磨平板上进行的。粗研磨在有槽平板上进行,精研磨在光滑平板上进行。先在平板或工件上涂上适当的研磨剂,再将待研磨面贴合在研板上,以“8”字形或螺旋形和直线运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磨,并不断变更工件的运动方向,直至达到精度要求。在研磨狭窄平面时,可用V形铁作依靠进行研磨,采用直线研磨运动轨迹。控制好研磨速度和压力,一般小的硬工件或粗研磨可用较大的压力,而大工件或精研磨可用较小的压力。
尽管研磨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中,并且获得了较佳的工艺效果,但人们对研磨过程的机理有多种观点。纯切削说这种观点认为:研磨和磨削一样,是一种纯切削过程。精度的获得是由很多微小的硬磨粒对工件表面不断切削,靠磨粒的尖劈、冲击、刮削和挤压作用,形成无数条切痕重叠、互相交错、互相抵消的加工面。它与磨削的差别只是磨粒颗粒较细,切削运动不尽相同而已。这种观点在实际过程中可以解释许多现象,也能指导工作。例如,研磨过程中使用的磨料粒度一序比一序细,而获得的精度则一序比一序高。但这种观点解释不了用软磨料加工硬材料,用大颗粒磨粒却能加工出低粗糙度表面的实例,显然这种观点不。
这种观点认为在研磨时,表面发生了级性变形。即在工件与研具表面接触运动中,粗糙高凸的部位在摩擦、挤压作用下被“压平”,填充了低四处,而后形成极低的表面粗糖度。住然而在研磨极软材料(如铅、锡等)时,产生塑性变形是有可能的;而用软基体抛光硬材料(如光学玻璃)时,则很难解释为塑性变形。实际上,工件在研磨前后有质量变化,这说明不是简单的压平过程。